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研究
目前中国农民工大约有2。3亿至2。4亿人,80。90后农民工群体占到60百分号。80。90后的农民工就是受到关注的新生代农民工。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主体。与老一代农民工独自漂泊在论文网外不同的是,他们更多的选择拖家带口的迁移,这就使得城市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数量随之增长,随之而来的自然还有这些随迁子女的教育以及健康成长等问题。这其中,家庭道德教育是一个本应值得重视但事实上被忽略的问题。在新生代农民工竭尽全力让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希望子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而过分重视智育之时;在专家学者们将重心放在强调户籍制度及义务教育制度存在缺陷而引发教育不公,企图彻底解决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问题之时,我们不能不意识到:家庭教育同样值得关注,家庭道德教育甚至比学校。社会教育更重要。因为要知道,家庭道德在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
一。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为了获得第一手真实可靠的资料,笔者前往南京。镇江。无锡等地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此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39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为83。68百分号。经过调查走访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开始有了变化,产生了民主化的倾向,但是大多数人对孩子的道德教育重视仍然不够,家庭道德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观念的偏差:重智育轻德育
家长的德育观念直接影响家庭德育水平。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重智育轻德育。重学校德育轻家庭德育。某些错误观念的传输。经过笔者的走访调查发现,多数年轻的农民工家长坦诚自己投入大量财力在孩子的文化学习上,拼命挣钱只为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而这教育,主要是指知识教育。对于道德教育的主体,58。8百分号的受访者认为孩子的道德教育主要应该由‘学校’承担“。经过和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家长的交谈,他们很自然得流露出孩子放在学校,学校应该承担所有的教育问题“的想法,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想法,有的说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有的坦诚缺乏方法,想教育却不知如何下手“,学校老师有方法,教育的肯定比我们好“。另外,整个社会环境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朝着功利化。物欲化发展“,将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比如金钱至上“。以及不当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灌输给子女,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二)内容的不足:重私德轻公德
德育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的实现,家庭道德教育的任务能否完成。新生代农民工表示,他们平时更多的教育子女要孝顺父母。孝顺爷爷奶奶。要尊老爱幼。听老师的话。不说谎。不打架等,以及遵守交通规则。团结友爱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至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这种公德“教育却很少在家庭中刻意提及,认为这些应该由学校老师进行教育。有些农民工家长甚至曲解了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就是要教会孩子处事圆滑,中规中矩,明哲保身,因为他们自己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在走访过程中,当被问及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时,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都表示不知道“,能把24字核心价值观背出来的也是少之又少。十八大的召开,开启了新阶段和新征程,标志着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传统道德中的某些精华被重新提及与重视,新的道德判断标准出现,此时,当代社会所需要的爱国主义。诚信。责任心。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等公德“内容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来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方向和指导,加强他们的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现代公民意识等,对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一份子。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也是尤其必要的。
(三)方式的单一:重言传轻身教
教育方式深刻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新生代农民工家长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呈现单一的特点。在调查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家长对孩子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与父辈相比,虽态度言辞缓和了很多,但依然呈现单一的特点,重言传轻身教,主说教缺引导。在被问及您平时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时,依然有68。5百分号的人选择了说道理“。大多数年轻农民工虽有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却忽视了自己的身教,他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得把教育停留在口头上,轻则老生常谈“喋喋不休“,重则厉声喝止“甚至棍棒以对“,比如被问及如果发现孩子做了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比如说脏话)时,您一般会如何做“这一问题时,还有33。5百分号的人选择了厉声喝止“。事实上,要知道,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他/她行为的对与错,善与恶,其实反映的正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有些农民工家长甚至自己都没有做好表率,在家里口无遮拦。爆粗口。乱发脾气。抽烟。熬夜打游戏等,回头发现自己的孩子有道德失范行为出现时还觉得不可思议,殊不知正是日常生活中自己的那些不良道德行为对子女的成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事实上,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教育,不仅仅是靠理论来支撑,更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贯彻实施。给孩子讲一百个大道理,不如身体力行地成为孩子学习的道德榜样。二。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检视
(一)社会外部环境纷繁复杂,使家庭道德教育面临挑战
1。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影响着家庭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实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使得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现实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受到很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等正日益朝着功利化。物欲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变异,过于迷恋对物的崇拜。享受与占有,而对财富的获得方式,却不受人们太多的关注。年轻的新生代农民工们,自身面对这些挑战,都有些招架不住,时有困惑,因此势必影响对下一代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教育。
2。信息化的负面影响冲击着家庭道德教育的原有功能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电脑和电视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辛苦工作一天的新生代农民工们,回到家往往通过上网看电视来缓解工作压力,忽视了对孩子的精神关爱,导致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大大减少。还有些新生代农民工整日工作忙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同时孩子因为没有朋友,长期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会将空余时间也大量花费在看电视。打游戏上。加之对于网络。电视。报刊。电影等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的媒体缺乏有力的监管和约束,幼小的孩子很容易受到电视网络的影响,比如连云港市一男孩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剧情,与小哥俩做绑架烤羊“游戏,导致兄弟俩被火严重烧伤事件。这些悲剧让人想都想不到。有时候,家庭道德教育在无孔不入的媒体介质面前,对一些负面影响往往防不胜防。
(二)教育主体自身困难重重,使家庭道德教育力不从心
1。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低,子女德育资金投入少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刚刚在社会站住脚,自身的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由于没有技术专长。没有工作经验。流动性强,他们大多只能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工资起点低,涨幅小,增速长期滞后于城镇居民收入和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这样,与市民收入和城市消费水平相比较,绝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明显偏低,而且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家长在子女上学。就医等诸多方面还需要支付比当地市民更多的成本,所以生活压力较大。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资金的不充裕,直接限制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包括道德教育的投入。在被问及您会给孩子买一些专门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故事书或者影像资料“的时候,有59。5百分号的人选择了基本没买过“;而不买的原因“中选择工资就那么点儿,哪还有闲钱买这个“的占到52。9百分号。
2。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子女德育质量难提高
文化水平不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很难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他们对随迁子女的教育知识主要来源于自身经验和自己小时候接受家庭教育的经验,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很多采用暴力手段“进行教育的年轻的农民工家长,自己小时候就多半成长于棍棒教育“,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到底什么才是科学的教育手段,他们就会潜意识里套用父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当被问到您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在子女道德教育方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时,33。5百分号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方法,想教育却不知从何下手“。一些年轻的农民工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有待商榷,他们有的往往只会告诉子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于为什么这样,他们却很难解释清楚,使得孩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态度和蔼时,孩子一般能接受;但如果家长管教时缺了耐心,态度比较专横时,孩子往往会心生反感,甚或引起叛逆之情,进而对父母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长此以往,家庭教育效果必然不佳。
3。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压力大,子女教育时间难保证
教育子女,督促指导他们学习需要较大的时间。精力投入。尽管现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的要求较老一辈都更高,他们的工作环境较上一辈也有所改善。但由于自身技能水平的限制,他们大多仍在低端的劳动市场就业,工作时间相较于城市里的普通单位工人更长。在调研中,问及被访人员您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在子女道德教育方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时,46。5百分号的受访者表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而且有时候新生代农民工家长由于压力大,一些不好的情绪也会被带回家,带给孩子。被问及当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会将不好的情绪带给孩子吗“,有47。5百分号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偶尔有过“,32。5百分号的人没注意过这个问题“。劳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使得农民工工作之余可以支配的时间和精力很少,休息的时间都没法保证,更别说静下心来好好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了。
三。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切实提高农民工子女家庭道德教育的效果,进而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是全社会的大事,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完成好这项工程,需要构建国家―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道德教育体系。需要各方同心协力,群策群力。
(一)制度政策扶持,为家庭道德教育保驾护航
道德建设离不开国家的顶层设计,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作为弱势群体,离不开相关政策制度的扶持,因此,国家层面应该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强制度监管,为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提供政策支持。比如以十八大的召开为契机,逐步推进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降低准入门槛,使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农转非“,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提供各种福利待遇。同时也要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对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的进行,包括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些基本法律法规。还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的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建立健全涵盖生育。医疗。失业。养老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免除一些后顾之忧。(二)家校通力合作,为家庭道德教育创新形式
家校合作在道德教育中始终是备受关注的措施。因为学校本身也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且学校有其一定的优势,能掌握道德教育的大方向。因而在孩子的道德教育方面,家庭和学校在观念和目标方面首先必须达成一致,然后运用各自优势,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作为学校,应该不断拓宽渠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要倡导年轻的农民工父母们科学地进行家庭德育,通过家访。印发告家长书等形式,介绍。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编写一些简单易懂的册子给农民工家长,给他们以技术上的指导。反之,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要主动与子女所在学校取得联系,要多跟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每次的家长会要争取参加,积极地和班主任配合,发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三)整合社区资源,为家庭道德教育添砖加瓦
良好的社区环境有利于家庭道德教育的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家庭聚居相对集中的社区或街道应加强社区及街道环境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橱窗进行先进文化和文明道德宣传;大力开展社区服务,建立社区的阅览室和活动室,积极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和子女进行有意义的活动,融洽亲子关系;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与当地市民家庭间的沟通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彼此感情;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尝试创建有关家庭道德教育咨询室,真正服务于新生代农民工家长,及时为他们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支招等,努力营造一个环境干净整洁。民风文明友好的社区氛围。
(四)提高家长素质,为家庭道德教育夯实地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家长的核心地位不可被替代。为了提高教育成效,新生代农民工家长自身应该积极主动的提升自己的素质,主动加强学习,学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努力在工作上表现出色,保证稳定的收入来源,为家庭道德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学理论,了解一些有关道德事件的来龙去脉与相关评论,提升自己的道德评判能力,从而更好地对子女进行教育;学方法,了解诸如罗森塔尔效应“。超限效应“。霍桑效应“。登门槛效应“等常见的儿童心理规律,掌握家庭德育方面的实践方法,灵活地运用于对孩子的教育中去。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坚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子女做好表率,平等。真诚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当然还要积极配合好各方的工作,与社会和学校一同,为自己随迁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织就一张结实的保护网。
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并不仅仅是农民工家庭自身的事情,它关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关乎中国社会的有序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社会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长期关注,更需要制度政策的配合实施。学校。社会也应极力配合新生代农民工家长对这些随迁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使他们健康成长,将来更好地融入城市中,成为真正的城市一员。
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