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加强及其功效性,不仅依赖于它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正确定位,依赖于人们对道德的科学认识,依赖于人们对人我关系。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的正确把握,而且还依赖于人们对道德(即应然“)落实于实际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实有行为(即实然“)的中介探寻,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确定道论文网德运行的客观条件和道德作用的现实限度。
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道德认识,确定一定的道德标准,形成具体的道德规范,目的在于影响现实社会生活,实现社会关系的自身的完善化。这里所发生的关系,包括道德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有着实然“。适然“和应然“三个密不可分的环节,这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考虑的三个方面。
所谓实然“,在这里指的是实际存在着的行为,或行为的现有和实有,即休谟所说的是“。一般来说,是“包括两个层次上的东西:一是本质层次上的,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二是现象层次上的,即通过感性认识可以直接感受和把握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及其方面。实然“或者是“的本身在其性质上是纯粹客观的。这种实然“或者是“具体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人们的需要所驱动的世俗的(即实际的)社会生活及人们的行为(包括社会群体的行为和个人的行为)。这种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虽然都是人的生活和行为,其中必定具有道德的性质,但是从理论抽象的角度看,它并不就是道德行为,或者并不就是蕴涵善恶性质的人的生活和行为,而是人们在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进行的社会历史活动。传统伦理学(指除主义伦理学以外的所有其他伦理学)之所以错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没有认识到实然“或者是“的客观性质,并将人的行为简单地化为道德意识的产物,成为一种纯主观性的东西。
应然“即应该“或者应当“。它并不等同于休谟所说的应当“,并非广义价值论上的一个范畴,而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反映,但是,它并不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现实社会生活的直接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现实社会生活的价值认识。道德把握,既具有现实性。客观性,又具有对世俗生活的超越性。理想性。它既包括实际生活所蕴涵的道德价值,又包括道德标准。道德规范。道德价值目标等等。
适然“与实然“。应然“并非同一层次上的概念。它不仅是一个有着确定内涵的范畴,而且主要是一个方法和功能的概念。适然“之适“可释为适合“。适宜“。适然“居于实然“与应然“之间,是两者的中介,因此,它承担着两种职能:一方面要适合实然“的本性;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应然“的要求。它要力求把突然“与应然“结合起来。一致起来。这就是说,它是连接突然“与应然“的桥梁。
在传统伦理学中,适然“这座连结实然“与应然“的桥梁虽然被承认其存在,但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实然“,所以适然“形同虚设,成为多余的东西。因为在这里,应然“如同康德的绝对命令“。宋明理学的不可逆哉“的天理“,有其绝对性:一是表现为应当“的纯洁性。这种纯洁性指的是应当“排除了一切功利的。物质的。世俗的考虑,只能是纯粹的道德要求,它要求每一个道德主体都存天理,灭人欲“,以便使道德主体在内心自觉地适应应然“的要求;二是表现为应当“的不可违背性。它视其为天经地义的东西,是每一个道德主体都应该而且必须遵循的天理“,是他们发自内心或出于本性的。绝对自律的义务;三是表现为应当“的普适性。无条件性。应当“被看作是适用于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空间的永恒性的东西。应然“的这种绝对性,使道德主体毋需去考虑道德是否符合。适应现实的社会生活,主体的任务只在于按应当“或应然“办事。正因为如此,传统伦理学就用不着去探讨关涉现实条件和情境的适然“问题。
其实,适然“这座桥梁对于道德的运行来说是不可缺少。非常必要的。这是由突然“与应然“。是“与应当“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实然“即是“,即事实“;应然“即应当“,即价值“。事实“与价值“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从是“不能简单地推导出应当“,也就是说,事实“不是价值“,价值“不能简单地归为事实“。然而,它们作为人类生活的两大因素,并不是截然二分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就实然“而言,它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具有对于人类而言的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之分,这使得人类对其可能性的选择成为必要。对其可能性的选择要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但目的却在于改变世界。然而人类改变世界的过程不是一个纯粹地根据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无目的地改造外界对象的过程,而是人类依据自身因素(其中包括价值性因素)参与其中的过程。正如所说:人不仅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1]。运用人的内在尺度“于对象的过程,是一个依据价值“。应当“来确定改造对象的方向的过程,是一个使实然“适应于应然“的过程。
就应然“而言,适然“这座桥梁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一,应然“。应当“作为人类的价值规定,是一种侧重于一般性。普遍性的价值把握,别开了其作用对象的特殊条件和特殊情境。因为,应然“。应当“在尚未作用于对象之前,处于与作用对象相分离的状态,即应然“与实然“是分离的。然而应然“。应当“要发挥作用,就必须与实然“相结合。但是,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实然“却是有区别的。这就要求应然“。应当“在发挥其作用的时候必须适合于实然“的特殊时空条件,诸如民族传统。利益关系。阶级结构。制度特征以及其他各种复杂的因素等等。例如,应该诚实“作为一种普遍的。一般的应然。应当的道德要求,并不是对任何对象都适宜的,一个人对自己的同志要讲诚实,但如果对敌人诚实则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一位医生可以将详细病情告知患感冒者,却不能无条件地将病情如实地告知患不治之症者。其二,应然“。应当“作为对客观现实的价值把握,具有超越性。理想性。如果离开了实然“这个参照系,过分地强调应然“。应当“的超越性。理想性,就会脱离现实,滑向空想的理想主义。这就要求把应然“。应当“与实然“结合起来,使应然“。应当“适合于实然“,适合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本性。社会生活的现状和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只有这样,应然“。应当“才是合理的。正确的,才能被广大群众所认同。所自觉地奉行。
应该指出的是,适然“这座连接应然“与实然“的桥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实然“与应然“虽然分别属于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但它们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作为人类生活的必不可少的方面,实然“就是由人的需要所驱动的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行为活动,以及由此而建构和展开的以利益关系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由于人的行为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由于人的需要总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求得满足的,因而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发生相互之间的关联,这就是说,人的需要的满足过程乃是一个处理或者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正是在这种过程中,人们产生了相应的要求,建立了用来约束自己行为的规范,也即确立了某种价值标准,达成了某种价值共识,树立了某种共同的价值目标。所有这些都是应然“的内容。正是因为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着这种统一关系,从而使得适然“能够在实然“和应然“之间承担起由此达彼的桥梁“的职责。
二
任何一门科学或理论,既教我们去认识事物,也教给我们行动的艺术。……在我们发现了原理或规律以后,我们就应用它们,把这些原理或规律付诸实践,制订出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以达到某些目的。“[2](p14-15)伦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科学,更是如此。伦理学可以分为理论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理论伦理学的任务在于发现社会道德生活的原理或者规律;实践伦理学的任务则在于应用这些原理或者规律,以此来达到人类自身的目的。理论伦理学所揭示的原理或者规律,就是应然“,就是道德价值。正如麦金太尔所说:在伦理学中,理论探究的目的,就是精心论证一种完全充分而又合理可靠的善和最善概念。“[3]而应用伦理学或实践伦理学所要探究的,一般地说,则是应用这种规律或者道德价值的艺术“,是使道德价值现实化的操作性体系。应用伦理学或者实践伦理学的主题,就是要把握道德价值现实化的操作性体系,也就是要把握适然“。
传统伦理学注意到了应用伦理学问题,探究过道德的可操作性体系。然而,这种探究是在个人绝对服从于整体和文化专制主义的条件下进行的,虽然其中有着不少合理的因素,但是总的说来,它是片面的,难以施行的。它所强调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目的在于使个人适应天理“,养成德性“。而养成德性“的过程又是一个脱离社会实践。排斥物质利益的过程,即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的闭门造车。在此,适然“是人对绝对性道德的无条件的适应,是人世间对道德宗教式的净化,而不是对道德和现实世界的双向互动的结果,不是人对道德价值的再创造;道德的操作最终被归结为先验的良心“的动作。而良心“的动作则是个人自己的事情,是主观的。随意的。所谓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至于有良心“的人到底爱谁。恨谁,爱和恨的程度如何,都是由己而定的,缺乏外在的制度保障和矫正的机制。虽然西方伦理思想家曾经企图用公正旁观者“来克服良心“作用的随意性,但很难使博爱“落到实处,其爱“在实质上只是等级之爱,如亚时里士多德对妇女的态度和对奴隶制的辩护就是如此。
适然“这种道德的可操作性体系,绝非局限于传统伦理学所注重的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良心作用的范围。它包括以下四大操作系统: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