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哲学无论从外部就其形式抑或从内部就其本质来说,都具有彻底性和严整性,它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强大的生命力。科学的内在魅力和永恒的历史价值就直接取决于此。然而,自创立那一天始,主义哲学却无数次地受到来自不同视域对之进行的肢解性诠释,致使它在实际遭遇中一直呈现为破缺状态。即便在当代的哲学论坛上,割论文网裂主义哲学的做法还花样翻新地不断涌现着。究其根本,实际上都是这样那样地曲解了主义哲学的一元本性与时代表现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一种变相地。巧妙地消解主义哲学的异质性话语。
一。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各种割裂论“及其危害
1。主义哲学的严整性及其历史展现
列宁认为,主义哲学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的对手也承认的,“[1](P52)而且正是由于它完整而严密“,才给我们提供了战胜一切反主义哲学和非主义哲学的完整的世界观“[2]。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主义哲学的这种严整性是固步自封的。僵化封闭的,还是永恒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对此,应从两方面回答:一方面,主义哲学的严整性不是固定的。自足的,而是在实践中完成的,是在与时代的互动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这是由主义哲学作为推动原则和建构原则“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也是主义哲学实践性品格的内在要求。因为,它只有扎根于社会实践,不断地倾听来自时代和实践的呼声,并自觉的转化为改造现实的力量。接受实践的检验。汲取实践的智慧,才能不断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
另一方面,从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看,主义哲学的严整性也远不是完备的“[3](P642)体系,那种包罗万象。最终完成“的体系是与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相矛盾的“[4]“。作为反映在思想中的时代“,主义哲学的严整性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步显现出来的;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主义哲学的彻底性和一元性,也是通过与时代的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建构中恰当的时代表现形式而得以表征和确定的。可见,它的严整性既凝聚了原创者及其同时代战友。学生们的心血和成果,也凝聚了以后历代主义哲学的继承者。发展者及其战友和学生们的辛勤劳动成果,更凝聚了当代中国三代领导集体的突出贡献。从马恩的原理初创到列宁的重大发展而形成的列宁主义阶段,从毛泽东思想。理论_中国化的主义哲学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进一步论证,主义哲学史上的这几座伟大的理论丰碑是一脉相承的。内在一致的。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表明,它是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5](P341)科学体系,也是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真理性。科学性和形式上的严密性。完整性有机统一的集中表现。对此,任何肢解和割裂的做法都是极其有害的。坚持和捍卫主义哲学的严整性,就要与种种类型的割裂论“划清界线,坚决反对把主义哲学与历史。与现实。与实践。与科学割裂开来的错误做法。
2。西方主义“者割裂主义哲学的种种表现
(1)有人借口本人也拒绝承认自己是主义者,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主义者“[6],或者借口年轻时期手稿的被发现而制造两个的对立,即作为人道的与作为阶级斗争理论的的对立,将本人的完整的哲学体系被分割开来。(2)有人借口恩格斯在撰写<法兰西内战>导言和<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的前后两个时期理论观点的重大转变,即从暴力论“到和平转变论“的转化,而制造两个恩格斯的对立,使恩格斯统一的思想被分化。(3)有人借口列宁在十月社会主义GM胜利前后的理论变化,而将列宁主义截为两段,并以维护十月GM胜利后的新列宁主义“为幌子,而批判此前所谓旧的列宁主义“。(4)有人要么将与恩格斯对立起来,认为前者重视历史唯物主义,后者则停留于一般的唯物主义;要么将马恩与列宁对立起来,认为前者主张多国同时胜利论“和兴社灭资论“,而后者则主张一国胜利论“和以资兴社论“等等。(5)更有甚者将主义哲学的完整体系肢解为:农民的主义“。工人的主义“。知识分子的主义“。人道的主义“。职业的主义“。穷汉的主义“。富国的主义“等等[7]。
3。在俄国主义发展史上割裂论“的表现
(1)有人将改良家的。现实主义的与GM家的对立起来,把修正为它们自己所需要的。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做历史论证的人道主义者。(2)有人将的原本与对这一原本的理解对立起来,将列宁与斯大林对立起来,在主义哲学头上堆砌了许多非法性建筑。(3)有人在所谓新思维“中,宣扬民主的主义与激进的主义的对立,在理论上有力的配合了西方大国对前苏联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4)将主义哲学与经验主义。实践主义。唯科学主义对立起来,并以主观主义或者急功近利的纯经验主义替代科学的主义,把实践家与理论家对立起来,割裂了主义哲学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等等[8]。国际上的各种割裂论“,实质上是对主义哲学的跪着造反“,正如列宁所说: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9]。
4。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上的割裂论“表现
(1)有人将主义哲学与中国GM和建设的实践对立起来,认为主义不符合中国实际,在山沟沟里是产生不了主义哲学的,主义哲学在中国是化不出什么结果的。(2)有人将主义哲学与毛泽东思想对立起来,认为‘老三篇’就代表了毛泽东思想“,同志认为这种把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的做法,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严重歪曲“,极不利于我们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10]。(3)有人将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只是GM的理论,而非建设的理论,我们处于建设时期,因而只提理论就可以了。这实际上是以理论替代了主义。(4)还有人将三个代表“与主义哲学的其它理论形态割裂开来,曲解同志提出的用发展着的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论断,认为实际上是要丢掉老祖宗“仅用三个代表“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等等。上述割裂论“的种种表现,本质上都是对主义哲学的辩证性和实践性的扭曲,都是对主义哲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品质的曲解。不懂得割裂主义哲学的一元本性与时代表现之间内在关系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将诱导重大的错误,因为,主义基本理论的不统一,历来是造成组织上分裂。政治上瓦解的直接原因。
二。当代主义哲学内在研究中的各种割裂论“及其危害
学界在主义哲学体系内对各种问题的研究,即内在研究,这种研究对夯实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彰显它的当代价值,表征它的科学性。真理性意蕴以及激活它的现代生命机能,从而确保它的完整性,可谓功不可没。然而值得警觉的是内在研究中出现了许多裂痕,直接威胁并消解着它的严整性。这种裂痕“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
1。将主义哲学的结论与方法割裂开来。有人依据马恩的观点:如果结论不能得以发展,就毫不足取“,如果它再变成固步自封“的东西,则毫无用处“,[3](P642)从而认为在主义哲学中,方法永远大于结论,如果结论是金子,那么它的方法才是点石成金的手指头,因而结论是死的东西,方法才是活的灵魂。我们认为,强调主义哲学中方法论的重要性,这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将主义哲学的整体智慧窄化为方法,并使方法论与世界观相脱离,这不能说是对主义哲学的创新,而只能说是对它的一种巧妙地解构。因为,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内在统一的,有什么样的观点。结论,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方法不会孤立存在,任何方法都存在于对某种结论的谋取和表征之中,将二者割裂开来,甚至认为主义的现代意义仅仅在于它的方法“[11],这将直接危机到它的生存。
2。将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策略割裂开来。有人主张,主义哲学理论因其抽象性程度很高,因而不能以纯然的。直接的形式发挥作用,从而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具体实践中的作用很有限;相反毛泽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等中国化的主义哲学,它的任何一个理论都密切联系着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项具体工作的政策和策略,并与之融为一体,成为实践性。可操作性很强的政策性论说。因而在当代中国,只强调理论或三个代表“的指导地位就足够了。这是巧妙地解构主义哲学严整性的又一歪理。因为正如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内在统一的一样,它的实践理性(策略理性)与理论理性也是内在统一的。列宁对此曾有过经典的说明:主义哲学的严整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在理论与策略的关系上尤为如此。认为它的理论观点总起来就构成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1](P52)
3。将主义哲学的理论功能与政治功能割裂开来。一种观点认为,主义哲学的理论功能高于政治功能,它的科学性。真理性大于实践性。价值性。政治性,它具有自动征服人心的内在魅力,在实践中学不学。学多少都无所谓;另一种观点则恰恰相反,认为主义哲学是政治功能大于。高于理论功能,尤其对于学习理论。三个代表“来说,这仅仅是一种政治需要,甚至认为其理性内涵较少,因而只要政治上重视就行了,勿须深入细致地学习。可见,这两种观点殊途同归,都将主义哲学的完整功能截为两段,实际上则是将理论理性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割裂开来,不懂得主义哲学功能观上的统一性。
4。将哲学与主义哲学对立起来。有人认为带有主义“的主义哲学已被意识形态化。政治化了,其理论品位不高,哲学含量比较贫乏,在研究中应将二者明确区分开来。这种观点无视在主义哲学发展中学脉渊承的一贯性,将本人的观点与继承者。发展者的观点对立起来,实质上是否定贬低中国化的主义哲学的理论地位和旗帜作用,怀疑甚至否定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活力。
5。将主义哲学的原典诠释与现代旨趣割裂开来。有人依据我们现行的主义哲学的教科书体系,是沿袭于前苏联三十年代的模式,强烈地打上了极左“的政治烙印,是对前苏联单一计划体制的政治性迎合,已严重遮蔽了主义哲学的真义,因而只有回到原典的才能消除传统框架的先在性强制,才能敞亮主义哲学的动态历史原象。但是,正如俞吾金所指出的那样回归从来就不是现在向过去的归属“[2](P36),如果主义哲学研究一味对现代旨趣和重大时代课题无动于衷,而只是说着只有少数业内人士才听得懂的话,它究竟怎样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呢?因此,主义哲学研究的返本与开新,应有机地统一于现代语境中。
6。将主义哲学与其它两大组成部分割裂开来。历史上曾有人认为,不能把主义理解为任何哲学,而应将它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观。而当代学界也有人主张主义没有自己的哲学观,有的只是某些经济观点和某些策略思想以及为了装饰这些观点和思想的某些个别的哲学点缀;而且将主义的三大来源等同于三个组成部分,认为主义本身是一个拼盘,它的严整性应受到质疑。众所周知,主义哲学是整个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核和基础,主义理论体系的严整性最集中地体现于它的哲学理论上,将主义哲学与其它组成部分割裂开来,实质上是从理论核心上消解了主义。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