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主义与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眼于不同思想主体的立场分野,分别论述了主义者的佛教观和佛教徒的主义观,对主义与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问题做了一个整体的概观。文章认为,主义和佛学在理论思维方式上的相似和根本追求上的异趣是二者之间一系列交涉和冲论文网突的原因所在。
关键字:主义。中国佛学。辩证唯物论。唯心论
一。前言:问题的提出
主义传入后,中国的思想文化方向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一切传统的思想文化都必不可免地要面对主义的挑战。由于主义所固有的GM性和批判性,它自然要对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发动批判,由此而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深入而持久的变革。对于这一历史变革,学者们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有一个方面似乎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这就是主义和佛学的关系问题(1)。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使我们对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思想史。宗教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佛学和中国主义的未来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从整体上说,20世纪中国的主义者倾向于对佛教进行批判,他们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为主要武器,着重于揭示佛教的阶级属性。反动的社会政治作用和佛教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佛教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在僧侣和居士方面,情况比较复杂。民国时期的佛教思想家们,对主义既有肯定,也有批评,有人曾试图融合主义与佛教思想。1949年以后,佛教界普遍地接受了主义在社会和精神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在此前提下,一些僧侣和居士们倾向于论证佛教教义与主义的一致性,为佛教争取生存地位。本文着眼于不同思想主体的立场分野,对主义与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做了一个整体的叙述,期望能由此给我们发展21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主义者的佛教观
此处所谓主义者实际上包括两类人,一类是中国党的领导人,如瞿秋白。毛泽东等;另一类是持有主义观点的佛教学者,如候外庐。任继愈。方立天。范文澜。郭鹏。严北溟等。
在早期领导人中,陈独秀等人对佛教持严厉批判的态度,不过陈独秀对佛教的批判并不是根据主义的。另一位领导人瞿秋白受到佛学很深的影响,他之踏上GM的道路,与佛教菩萨行思想的熏习有关,他说:菩萨行的人生观,无常的社会观渐渐指导我一光明的路。“(2)佛教的出世主义与诸行无常的世界观,与对现有政治社会的否定或批判结合起来,促使瞿秋白走向俄乡“寻求新的政治社会理想。不过严格的说,佛学对瞿秋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深层次的情感方式和人生态度上,在其哲学著作中很难看到佛教思想的痕迹。
作为一代政治领袖的毛泽东,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主义哲学家。他的佛教观,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佛教文化论。优良传统论。与社会主义协调论(3),这三论“中尽管有一些毛泽东对佛教的特殊理解,但实际上是至今为止的官方佛教政策的指导思想。佛教文化论把佛教视为历史文化遗产,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传统论进一步概括了佛教的本质和作用。毛泽东主张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其意义在于区分佛教的精华和糟粕,使精华部分服务于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协调论则旨在使佛教融入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体制。毛泽东的一些具体论述很有意思,如说释迦牟尼是从被压迫民族中产生的人“(4),是代表当时在印度受压迫的人讲话。为了免除众生的痛苦,他不当王子,出家创立佛教“。他认为六祖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劳动人民的“(5),高度评价六祖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扬。他说:
主张一切皆空,这是彻底的唯心论,但他突出了主观能动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大跃进。慧能敢于否定一切。有人问他:死后是否一定升天?他说不一定,都升西天,西方的人怎么办?他是唐太宗时的人,他的学说盛行于武则天时期,唐朝末年乱世,人民无所寄托,大为流行。(6)
又如:
信佛教的人和我们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7)
我们再把眼光放大,要把中国。把世界搞好,佛教教义就有这个思想。(8)
根据主义观点研究佛学,主要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此处所谓主义当然是三十年代以后在中国哲学界日渐占据主流地位的苏联形态的主义哲学。据此研究中国佛学,以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和任继愈的汉唐佛教思想史论。中国佛教史等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有三:第一。重视历史上的佛教和佛学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析具体佛学思想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功能;第二。根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二分法,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揭露佛教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第三。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佛教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侯外庐等人的佛学研究体现的是其一贯的思想史研究特点。在研究僧肇时,侯外庐等人认为:
僧肇揭示了运动矛盾,但他并不理解这种矛盾之本身正是思维与思维对象之间的矛盾的辩证法。
在揭示运动与不迁的矛盾时,他透露了辩证法,但由此而反对运动肯定物不迁时,他却是否定矛盾,用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否定了辩证法,形而上学的认为运动就是运动,不迁就是不迁,二者不能统一。(9)
在研究三论宗时,他们的结论是:
吉藏的二谛论在世界观上由相对主义走入虚无主义,在方法论上由相对主义达到单纯的否定;但在相对主义的形态上,又反过来不得不肯定他最终所认为虚幻的一切事物,从而为贫困的现世祝福,替封建的社会结构辩护。
当这一出入宫廷高僧“驰骋于超脱尘世的概念世界时,他的两眼却紧紧盯住统治阶级的粗鄙的俗世利益。这种二重性是以中道“观掩饰起来,并且以极端繁琐的推理赋予自身以思辨的形态。(10)
在研究唯识论时,他们认为:
尽管把因果谈得天花乱坠,但他们所谓的因果实质上只是属于主体的一种规定,妄想把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的全部内容抽空,而归结出独立于客观世界之上的。不因物质发展而自由转变的一种意识上的因果关系。当他们把因果关系提到意识的领域内来加以探讨时,他们的因果论就完全排斥着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而只成为抽象形式的烦琐哲学的思辨。(11)
唯识宗的这一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表面看来,只是一种与俗性无关的抽象。超然的形而上学,但在实质上,它不仅是荒谬的,而且是反动的。(12)
这些论点自然是极为偏激的。但这些论点只是当时的一般思想史研究范式的必然结论,不但在佛学思想研究中如此,在儒家。道家等思想的研究中也是如此。
不过,使用这一模式研究佛学最为得心应手的应首推任继愈先生。他撰写的汉唐佛教思想论集是这一研究模式的代表作,曾获得毛泽东的很高评价,称之为凤毛麟角“。任继愈的研究首先总是着眼于分析佛教思想的阶级属性。在任继愈看来,无论是小乘佛教还是大乘佛教,都是在印度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他说:
它是印度的上层建筑,为印度的奴隶主阶级和印度的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他们的一切有部毗昙学和般若空宗的理论是用来麻痹印度广大人民,消灭他们的反抗意志的思想武器。(13)
又说:
佛教在中国的危害性,主要在于它实际上起了模糊阶级界限,和削弱被压迫阶级反抗意志的作用。(14)
在评价般若学时,他认为佛教的般若学说是以慈悲“众生的姿态向一切企图正视现实的人展开思想攻势;在评价涅槃佛性学说时,他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一消极平等的宗教口号,是对于一切被压迫阶层的人们的鸦片烟,其反动性远远超过了它文字上的涵义,是具有实际反动的政治作用的。
任继愈认为,佛教是唯心主义的宗教体系,是通过唯心主义的理论论证以达到信仰的目的。他肯定佛教的逻辑分析和丰富的辩证法观点,认为佛教作为思想资料的仓库,大有可以发掘之处。比如佛教一开始,就用分析感觉。概念。物质属性来论证他的宗教唯心主义体系,它的论证的方法也很精致。但佛教的辩证法观点与唯心主义的体系是不相容的,因为唯心主义终归要破坏辩证法。所以佛教在哲学史上的作用,就是一个反面教员“的作用,即通过对佛教唯心主义的批判,促进了中国唯物主义的深化“。
与侯外庐和任继愈比较起来,范文澜对佛教的态度更为激进,可以说是一个近代反佛的极端的典型。在对佛教的总的看法上,范文澜认为,佛教及其经典。教义,都是谎话连篇,不可认真对待。他说:
各宗教中说谎话技术最高胆最大的无过于佛教。(15)
佛经里谎话连篇,任何一部佛经决不可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它,只能当作一种戏论加以唾弃。如果堕入大骗局,主观上想做个虔诚守戒律的佛教徒,客观上却是宣扬戏论蠹国殃民的大害虫。(16)
对佛教中的各宗派,范文澜也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如认为净土宗是成佛最容易的一个法门,也是骗人最多害人最重的一个宗派“,唯识宗更为琐碎,更是一种不值得认真对待的戏论“,自从佛教演变出密教,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世的巫术,佛教走入绝境了“,认为华严宗不论是偏是圆,总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实际意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等等。
范文澜的佛教批判使用了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他认为,佛教对被压迫阶级说来,确实是莫大的祸害。因为佛教强调因果报应,用以解释阶级的不平等。富贵贫贱相差悬殊的原因,对统治阶级非常有利,因而获得统治者的保护和推广。加以谎话连篇,无处不是谎话大话,胁人以地狱无穷尽之苦,诱人以富贵千万倍之报,被压迫人民不免受骗,而特别有贪心的人,更不免堕入术中,受骗至死而不能自拔,成为虔诚的不是存心骗人而实际是骗子的佛教徒。“(17)很难说这类激进的批判言辞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佛教的历史实际。毛泽东就曾认为佛教为被压迫的人讲话“。在我看来,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佛教,也有代表普通人民利益的佛教,并不存在只对地主阶级服务的佛教。即使在地主阶级内部,也始终存在对佛教的不同态度。而从佛教教义来说,如果只是为特定阶级利益服务,它也就失去了普度众生“的价值了。藏传佛教是自上而下的佛教,慧能禅宗则是平民化的佛教。范文澜无视历史的复杂性,其对佛教的彻底否定可说是思想史上的一个特例。
林镇国先生指出,大体而言,中国主义者对佛教遗产的整理与诠释完全根据历史唯物论的原则,认为宗教与哲学是反映经济与政治结构的上层产物,而在历史上,不论中国或印度,佛教的宗教与哲学都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这是主义者的佛教批判纲领,主导1949年后出现的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的编写观点,可说是无一例外。“主义的佛教批判是其整体意识形态批判之一环。对他们来说,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充当统治阶级的辩护者,主要在于提出一套唯心主义本体论,‘力图通过思辨的形式来论证一个潜伏于客观世界背后而作为客观世界的所谓本体,从而把存在的真实性虚幻化,甚至把它规定为自我意识的外化或思维的倒影。’此‘本体’在中国佛学中被称为‘真谛’。‘心’。‘识’。‘法性’等。如何证悟本体,并与本体冥合,便成为中国佛教的宗教实践目的。此实践即是主体对自己的本源(本体)的复归,因而在佛教唯心主义的本体论中,主体与本体被视为原是一体的。“(18)
80年代以后,中国主义者对佛学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极端的简单化的阶级分析渐渐失宠,更多的学者从人类认识发展史的角度总结佛教哲学的理论得失,唯物唯心的二元对立模式虽然仍在使用,但历史和思想的复杂性也得到了承认;另一方面,也有人开始吸收佛教中的某些因素,以之作为中国化主义哲学的资粮。以著名主义哲学史家和哲学家冯契为例。作为一个哲学史家,冯契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仍然使用了唯物与唯心的模式,如认为隋唐佛学各宗派分别对心“的各个侧面作了细致考察,以论证唯心主义,认为法相宗的一切唯识“论与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的对立是经验论的唯心主义与唯理论的唯心主义的对立等等。作为一个哲学家,冯契的转识成智“说在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某些因素,建构了一个系统的智慧学说,从中明显可以看出禅宗和唯识宗的影响。这说明了佛学对中国化主义哲学的建构所具有的价值。我认为冯契先生提出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佛教居士与主义
在20世纪中国佛学史上,有一批非常活跃的居士。居士们既是佛教的信仰者,又处身时代思潮的急流中,因缘聚会,多关注于时代思潮与佛教思想的比较融通。主义作为20世纪中国的主要思想形态,不能影响到居士们的生活和信仰。尤其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GM的进展,主义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至一批佛教居士,调和主义和佛教信仰的关系就成了居士们的当务之急。以王小徐。尤智表。温光熹。苏渊雷。陈铭枢等为代表的一批居士们对主义的总的倾向是认为佛法和主义没有根本的矛盾,是可以相通的甚至统一起来的。在佛法思想与主义的关系上,居士们大致表现出三种不同的认识:第一,认为主义的思想不及佛法,王小徐。汤瑛等持有这种观点;第二,对主义与佛学等量齐观,尤智表。苏渊雷等持有这种观点;第三,融合主义与佛教思想,创立新的佛学理论体系,以温光熹。陈铭枢等为代表;第四,在主义指导下,对佛学进行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以下分别予以叙述。
首先,科学融通佛法的著名居士王小徐,非常关心科学的进展,同时也非常关注主义哲学的传播。一方面,王小徐认为,佛教的基本问题即是当时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的科学方法_辩证法。佛教的世界观可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半偈总结,这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及普烈汉诺夫所说辩证法是在发生。发展。消灭上观察现象的方法“相符。另方面,黑格尔和虽然是辩证法的祖宗,但他们的辩证法仍不彻底,反之,三千年前的佛教却是彻底的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不但着眼于知识对象的变迁,而且着眼于知识本身的变迁。把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改造成唯物的,应用来研究社会科学上的人,揭示了一切从前的社会科学认为不变的政治原理。经济原理。法理等也是随着人类的生活条件而变化的。但的辩证法是不彻底的,因为不能把他的原则贯彻到底。主张的辩证法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之中,包含着它的必然没落的理解“,这对于资产阶级及他们的空论的代言人“是一种苦恼。一种恐怖“。不能把这一原则应用于无产阶级和他的理想社会_主义社会。而且他还不惜以全世界的长期战祸为代价,来博取他的理想的辩证法的唯一例外_主义。
在王小徐看来,只有佛教才是彻底的辩证法。依据辩证法没有抽象的真理。然而,所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都企图从研究对象中求出种种定律,这些定律都是抽象的,不能不违反辩证法。不但一般的哲学。科学如此,辩证法本身也不能不和它自己矛盾。这就是包括在内的哲学家。科学家不能避免其辩证法不彻底的缘故。彻底的辩证法决不能用语言文字描述,决不能用意识思维,这就是佛教的无分别智“。无分别智虽不能用语言文字描写,不能用意识思维,却决不是一个空名,是可以通过无数法门的实践而获得的。只有无分别智才能把握具体的实相。
汤瑛与某居士论其所撰六祖唯物辩证法中说:佛法赅世出世间法,唯物辩证法亦世间善法之一,其法有助于‘现象论’之思维,却未能尽‘本体论’之极致,不然八地以上境界,试辨取看?五取蕴空,既无能证之心,亦无所证之法,与么时,且道矛盾统一定律,量质转变定律,否定之否定定律,正反合等,向甚处安排?“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辩证法是自然。人类社会及思维的一般法则,或发展法则的科学,……辩证法的思维,乃在运动之流上_发生。存在。发展。消灭,_去把握事物,而非事物之静止状态中;乃在一切存在物,错综广泛的连系中观察现象,而非把现象作各各孤立的,彼此不相干的,固定的去观察。“汤瑛对此说:观这一段,则恩氏对事物之见地,与佛氏生住异灭的见地并无不同。发生不是‘生’么?存在不是‘住’么?发展不是‘异’么?消灭不是‘灭’么?恩氏所谓‘从连系中观察现象’,‘非把现象当作各各孤立的’,‘非彼此不相关的’,‘非固定的’,与佛氏‘诸法因缘生’‘法不孤起’‘诸法相即’‘诸行无常’的见地,亦无不同。“所异者,恩氏只盘旋于见分相分之间‘去把握事物’,佛氏则更否定见相二分,去进求自证分,证自证分,直契本体,然后由体起用,立德立言,广度群有,或乘愿再来,现哲学家身,现科学家身,显党身而为说法,佛氏以本分潜德济人,功成固不必显我也。然则佛氏恩氏,由于造诣有别,其成就自有本末。大小。隐显。真幻之殊,昭然若揭日月而行。“(19)
第二,尤智表。苏渊雷等人以唯物辩证法和佛教辩证法互相发明。尤智表在佛法中之辩证法中说,哲学家中只懂得玄学和机械唯物论,而不懂得辩证法唯物史观的,便不能了解佛法。惟有懂得相对论和辩证法的才能真正了解佛法的。因为佛法中的般若,相当于科学中的相对论和哲学中的辩证法,乃是解释宇宙人生活泼泼的动态的最好方法。懂得辩证法,才懂得一切主义学说,都不过是某一时代在某种环境中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并不是定法。尤智表说:依照现代科学中的相对论,物质并没有绝对的真常不变的实体。再依照现代哲学中最进步的辩证唯物史观来说,一切思想学说,都不过某一时代经济环境中反映出来的一种意识形态,那里有固定不变的学说?所以我说佛的教理并不和现代进步的科学哲学冲突。现代进步的科学和哲学正在替佛法做透彻的注解。真能懂得相对论和辩证法的,读起金刚经来,一定能深切的体味这无上甚深微妙法。“(20)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国家工具,都是佛法中所谓对治悉檀,并不是脱离了现实的对象而订立的玄学理论。
苏渊雷在大乘佛法与新唯物论(21)一文中,对主义哲学和佛学做了系统的比较。他认为,佛以一大事因缘而出世;马恩哲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救世度人的弘愿,观变历物的方法,牺牲奋斗的精神上,二者可说有最大的一致。平等。自由。解放。幸福,一切都以大众利益为归趋,而以自我批评为手段,法法相望,事理无碍,所以二者相助相成,相容相摄,都是时代所必需的。他从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三方法,说明佛法与马恩哲学的相通性与一致点:
就世界观而言,马恩哲学的世界观,有根本二义:一是辩证法,一是唯物论,合成辩证的唯物论。在方法论上,马恩哲学采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而去除了其神秘的外衣,对于世界本质的理解,则采取费尔巴哈的唯物论而更尽一层。概言之,辩证法是在事物的关联“。过程“。变化“及矛盾发展“中发现其规律,所以能破除孤立“。片段“。固定“及单调循环“的弊病。这与佛法所阐明的依他“。缘起“。四相“。八不“旨义并无区别。事不孤立,法无单起,无明之与矛盾,生灭之与变化,无尽缘起之与矛盾发展,也是同样的意思。唯物论主张客观世界可认识“,主观反映有抉择“,见之实践为真理“,这些与大乘佛法的不否认客观存在,而仅以主观执着为虚妄的见解,可谓是殊途同归。苏渊雷说:
观念为物质的反映而非其根源,思想是物质运动之最高的形态,故龟毛兔角,初非实有,镜花水月,终成虚幻。佛法主张一切法因缘生,唯识所现,故转依发展,非主客一致。能所相应不为功。俗有非有,真空不空,此正与现象与本质。感觉与理性辨证的发展,马恩哲学所谓从现象中求本质,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与佛法所标从有为法到无为法,从如幻证真相,深为契合。(22)
就社会观而言,主义以打破阶级,消灭人剥削人制度为职志,所以主张服务大众“。劳动创造“,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主义社会。这与佛的阶级平等观“,众生一子想“,以及一日不劳作,一日不得食“的严格的僧伽制度,在精神上没有不同。世俗之人每每非难佛家不事生产,这其实不过是末流之弊,真正的佛法,并不妨碍生产活动。如百丈禅师的不劳不食,慧能六祖的舂米,黄打铁的过炉边生活,均不妨碍其为第一流的思想家。苏渊雷提出,如何使僧徒参加生产,建立清规,不致贻人口实,实在是当务之急。
就人生观而言,主义重视理论建设,以获取精神批判的武器,所谓无GM的理论,即无GM的行动“;又主张从工作中检讨,向大众学习,严守纪律,服从组织,牺牲奋斗,以冀建筑地上的乐园。这与佛家的悲智为学。摧邪显正。勇猛精进。大雄无畏的精神,亲近大众。不离众生。舍身说教。入狱度人的作风,堪相比美。在苏渊雷看来,主义者人格的高尚,愿力的宏大,显示出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度,真是大乘的根器。
第三,温光熹。陈铭枢等人尝试把主义和佛法相结合,建立新佛学体系。温光熹在做什么和社会主义的社会还要不要佛法。怎样搞通我们的思想问题。世界文化大势与佛学前途等文中曾系统地表述过他的新佛法“。所谓新佛法,就是与主义哲学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的佛法,是发扬农禅精神配合社会生产的佛法,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佛法。温光熹认为,佛法也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佛法必然从旧佛法过渡到新佛法。而新佛法能否成立的关键就是其与主义的关系。温光熹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这一点。(一)新佛法与唯物哲学。温光熹认为,佛法不但不是西洋式的唯心论,而且具有现代辩证唯物论的精神。佛法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心“。识“,并不是西洋唯心论所谈的心。意志。观念等等,而是总括了心与物的一个代名词。西洋的唯心论只是当得唯识论的第六意识(至多到第七识的见分),而唯物论是前五识,佛法上的心是第八阿赖耶识,包藏一切有情世间器世间,乃前七识之根源;转识成智之后便是圆满妙心。而且佛法也承认心本无生因境有“,实际上是既不偏于物,也不偏于心。(二)新佛法与阶级斗争。新佛法也讲阶级,而且是站在大多数被压迫阶级的立场向少数的暴力斗争。但是佛法站在阶级立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方便契机的说法。佛法的理想终归是消灭阶级而走向人类社会的统一。(三)新佛法与社会。新佛法是实践的佛法,它不但合于现代新文化的思想体系,而且要深入群众。把握活生生的现实。向社会广大的人民群众底生活改善和改革去做“。佛法是依存于大众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佛法要摆在山门外。社会内,要以广大的。贫苦的人民大众为对象;而不可以作为有闲阶级的享受品。消遣品,甚至阻碍历史进化的辩证唯物的旧范畴的宗教东西。“(做什么)
一代名将陈铭枢,也是一位有深刻独到见地的佛学家。他在五十年代初,连续发表佛学底基本要义和研究它的方法与实践它的规律。我的禅观。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佛学理论体系。论佛家实践底两种绝对意义等文章。
陈铭枢自称是以辩证唯物论_新哲学的方法论去研究佛学的倡导者“。(陈铭枢法喜集,现代佛学第一卷第三期)他一方面极力论证佛学之非唯心论,一方面吸收主义哲学的实践论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实践佛学。其要义有三:(一)佛学是从实践中来的,是说明人生从感性“而理性“而进而达到觉性“的实践的理论。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佛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有心与无心底统一。有我与无我底统一。心与我底统一。相对与绝对底统一。烦恼与菩提底统一。由无本体和对立统一说到同一。(二)佛法实践的最伟大最彻底的表现就是菩萨行“。菩萨行完全忘我(无我)为人,视群众的生命就是自己的生命,所以站在菩萨行立场来作一个马列主义战士,是很自然的。凡是一个正知正见的佛教徒,同时绝无条件的是个百分之百的马列主义者。这完全是从自觉的认识和实践,而适应世间的真理底立场来说的话。(三)佛法在世间,坏世间相。离开现实便非佛法。佛法只是说教,为解决人的生死问题,没有详细地为改造现实世界而创立社会经济政治法制等发展的理论而解决人生活问题。但前者既不能离开后者,(离开便非佛法)并且佛法更要积极的极端的适应(随顺)后者。对后者的理论和规律的说明在近代实际上只有主义。唯有马列主义才能彻底解决全人类康乐平等的真正生活。“陈枢铭同时指出,马列主义具有改造世界为真善美的权威,却不应据为独有之教,因为真理只是一,是普遍性,是发到无终的永恒性,是汇合一切的真理性。
四。佛教僧侣与主义
缁众佛学同样受到主义的影响。就整个20世纪而言,僧侣们对主义的回应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年代到1949年。此一阶段,僧侣们对主义的思考尚未受到意识形态的控制,既有受主义影响的一面,也有对主义的批评。相比而言,后一方面更多一些。这一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太虚大师。20年代,与国际上的佛教社会主义运动(23)相呼应,随着社会主义思潮和主义在国内的传播,佛学界也受到影响。思想敏锐的太虚是佛门中对社会主义和主义做出反应的人。作于1920年的唐代禅宗与社会思潮即反映了主义的影响。太虚在文中以反信教的学术精神“,反玄学的实证精神“,反因袭的创化精神“等,说明禅宗与学术思潮;以虚无主义的精神“,布尔塞维克主义的精神“。德谟克拉西主义的精神“,说明禅宗与社会思潮。其中所谓布尔塞维克主义的精神“指的是马克司之国家的社会集产主义,而又特重劳工神圣主义“,百丈禅师所开创的丛林清规体现了这种精神。
太虚对主义的批评包括对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批评。关于唯物辩证法,太虚认为与佛法有相通之处。唯物论以物质为客观的实在,以意识为物质头脑的产物,认为离开物质而独立的意识是不存在的。此虽与唯识论的理论相反,而与佛法中明因缘生灭或缘生性空之理论不一定冲突,以并非执最后之极微或原子等为唯物,而但以现变实事为唯物故。“(24)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对立统一规律的意义与佛法中的众缘所生无实自性的意思是相似的;质量互变规律也与佛法对因。缘的说明相合,太虚曰:所谓由质到量,因立则缘从也;所谓由量到质者,缘强则因变也。“(25)太虚以为,这种辩证法的世界观,要算西洋哲学中最能说明现变实事的了“(26),但辩证法在演变的世界中发挥其矛盾对立的冲突性,主张争斗“(27),故只是病理性的。
比较起来,太虚对唯物史观批评更多。他认为唯物史观仅根据经济原因解释社会历史,是不知事物之完全之底细“,因为依佛法来讲,一切事物都是众缘所成,社会的变化不可能仅由经济因素决定。虽然将辩证法引入社会理论,却从物质经济上将社会分成对立阶级,通过无产阶级对资本家的斗争,最终达到无私产社会,其起点和终点都不是辩证法的。只有依佛法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观点,来分析人生社会,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人生中的诸种矛盾和问题。
除太虚以外,也有佛门中人通过发掘佛法中的社会主义思想,来融摄主义。岭东佛的寄尘著文指出,佛陀创教,就是反对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并建立和合的僧团。佛陀教导慈悲对治残忍,正见对治邪说,无畏纠正妥洽,利和调和经济,并要僧伽以和合为义,等等,这就是佛陀的社会主义。因此,后来提倡的社会主义,并非独创,在佛法中早已有之。
第二阶段,是五十年代。此一阶段,佛门中人也积极投入到学习马列主义的运动中去。各地纷纷举办僧尼学习班。现代佛学第一卷第三期上载有北京市佛教徒学习会僧尼学习班的学习总结和长沙市佛教徒学习会学习计划。北京市佛教徒学习会的目的有三:一。学习马列主义及毛泽东思想。二。实行佛教济世无我“的积极精神,建立劳动观点,服务人民。三。肃清封建迷信的思想,争取佛教的光明,辅助社会进化,完成人间乐土。这显然是中国佛教协会的指导思想。巨赞法师在更好地发扬优良文化传统一文中说:
我希望佛教徒以及其他宗教徒徒努力学习科学和马列主义,以便把保存在宗教里面的宝贵资料发掘出来,并把发现的问题加以解决,贡献于全人类,使它也成为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一种力量。同时希望主义者尊重这样的努力,并在必要的时候予以支持与协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宗教问题。(28)
他还号召四众弟子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视之为对过去思想斗战的宝论,视之为降魔的慧剑。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分析佛教的唯心论,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巨赞的观点既有迫于当时政治压力。维护佛教生存的一面,也有主动适应社会生活新变化的一面。随着左倾思潮的发展,佛教与主义相结合与适应的历史进程最终终止了。
第三阶段是八十年代以后。此一阶段,佛教和佛学研究逐步恢复了生机,主义在佛学研究中的影响反而越来越薄弱。佛教界对主义少有回应者。笔者所见,只有兰州的多识活佛对主义有所回应。多识认为,佛教的哲学观点不全是唯心主义“。他坚决反对宗教是一种颠倒了世界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哲学唯心主义也是颠倒了的世界观,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这同宗教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一致的“,哲学唯心主义以抽象的理论体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一般的宗教信仰则是以盲目信仰超自然力量的非理性感情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念的“等等说法。多识活佛指出,佛教哲学共分分别派。经论派。唯识派。中观派等四大派别。分别。经论二派属于小乘哲学,唯识。中观属于大乘哲学。根据物质和精神哪个是第一性这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划分标准,在佛教哲学中除唯识论的世界观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外,其余各派的认识论。世界观都属于唯物主义,而中观论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除了唯识派以外的其他各派,无一例外地承认识生于境,无境便无识“(菩提心经)。意思是说,主观意识是客观事物引起的,若无客观事物,便无主观认识。……小乘分别派和经论派都认为,主观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如镜子“,反映客观事物,佛的圆镜智由此而来。在反映的方式上,分别派和经论派各有不同的看法,前者认为心识对客观对象直接接触,后者认为直接认识的对象是五官识中形成的形象。佛家哲学都认为,认识的形成,必具三因,一是外因(认识对象);二是先前识(意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意识续流,不能中断,一中断,现时意识就无法产生,故认识必须有先前识);三是主官识(如形色的主官识是眼识,声音的主官识是听识等等)。无境识不生“这句话说明两个问题:首先,主观意识的来源是客观事物;其次,意识的存在表现在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上,无反映就无法确认有识。
五。结语
是站在主义立场上批判佛教,还是站在佛教立场上为佛教辩护并吸收主义的某些方面,是主义与佛教关系中的两个方面。在我看来,主义与佛教未必没有相似之处,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际上即蕴涵了佛教缘生性空“的反实体主义思想。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与佛教哲学的辩证思维也有相似之处。20世纪中国佛学研究的一大成果是对佛家辩证思维精神的揭示,这应该说主要是主义影响的结果。而佛家实践精神的发扬,应该说也有主义的影响在。这是我们研究主义与佛教关系时应着重把握的一点。但是,主义和佛教在根本精神是大异其趣的,前者是世俗的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其目的在于建立合理的世间社会秩序,而后者的目的显然在于出世间的宗教解脱。主义者对佛教的批判,虽然带有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印记,但从佛教在历史中的展开来说,这种批判也有其合理性。我觉得今天的佛教在某种层次上向着更注重社会实践和更加理性化的方向发展,主义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注释:
1。何建明博士的略论近代中国佛教对东西方哲学的回应“(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3期)一文对三。四十年代佛学对主义的回应“做过一些描述。
2。瞿秋白文集第一卷22棗23页。
3。徐荪铭世纪佛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3页。
4。毛泽东于1958年在北戴河会议上的讲话,转引自毛泽东与佛教,第95页。
5。陈晋毛泽东与中国的佛道教,瞭望周刊,1993年第8?/FONT>9期。
6。1958年8月21日在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的讲话,见毛泽东与佛教第112页。
7。1955年3月8日毛泽东同达赖喇嘛的谈话,见毛泽东与佛教,第98页。
8。陈晋毛泽东与中国的佛道教,见毛泽东与佛教,第94页。
9。中国思想通史第3卷第450棗451页。
10。同上,第172页。
11。中国思想通史第3卷第219棗220页。
12。同上,第228页。
13。任继愈汉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汉唐佛教思想论集第8页,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14。任继愈南朝晋宋间佛教般若“。涅槃“学说的政治作用,汉唐佛教思想论集第24页,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1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3编第555页。
16。同上。
17。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3编第555页。
18。林镇国: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棗现代东亚批判佛教“思潮的思想史省察。
19。觉讯第四卷第三期,1950年3月1日出版。
20。尤智表谈般若,觉讯第三卷第十期,1949年10月1日出版。
21。苏渊雷大乘佛法与马恩哲学,觉讯第三卷第十一期,1949年11月1日出版。
22。同上。
23。何建明佛法观念的近代调适第338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4。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太虚卷第40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5。同上,第405页。
26。同上。
27。同上,第407页。
28。现代佛学195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