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江苏省近五年高考地理图像题考查情况表
年份 总图幅 新图 教材原图幅 图像题占总分比重 新图所占总图幅比重
修改教材图幅 新设计图幅
2010 22 3 17 2 65% 90.9%
2011 27 4 20 3 76.67% 88.89%
2012 21 3 16 2 75.83% 90.48%
2013 24 6 17 1 76.67% 95.83%
2014 23 2 18 3 80.83% 86.96%
2 教育信息化与地图能力
2.1 教育信息化
1993年,由于美国政府“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的提出和推行,教育信息化横空出现。在此计划中,美国超前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巨大影响力,提出了一系列以信息化技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导致了全世界各个国家争相制定本国的教育改革方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信息流动速度的要求不断上升,也促进了信息交流媒介、交流方式的不断出现和改进,在各行各业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的名词逐渐出现。尤其是在以“区域性,综合性”为特征的地理学领域中,传统教学单单停留于课堂,纸质地图成为教师、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克服地理教学难点的主要辅助性工具,学生是否掌握地图能力成为了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而教育信息化的出现,既给中学生的地图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的支持。如何在新时期把握机遇,培养符合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地图能力,成为广大中学教师需要深刻研究的命题。
2.1.1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
距离1993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改革的进行也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然而,我国教育界对“教育信息化”这个名词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笔者通过广泛搜集文献,阅读许多关于教育信息化的资料[1、2],结合类似概念“国家信息化”,给“教育信息化”做出如下界定:教育信息化,就是指在国家教育部委的领导安排下,在全国各个教育部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地采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进行。将此定义联系到中学生地图能力的培养上,教育信息化背景的中学生地图能力培养,要求地理教师全面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培养中学生的地图能力,使对中学生的地图能力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促进地理教育的改革发展。因此,地理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地图能力之前,要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培养要求,掌握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据其需求和特征,完善补充自己的培养方案。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