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道德认同的三种学说 现如今道德认同的理论大致分为三种学说:自我学说、社会学说以及道德认同和谐说。 自我学说强调个人的道德系统和自我系统的同化和融合以致于道德观念与个人的认

同达到一定程度的统合,简单来说就是对于道德行为具有激发作用的自我调节机制。大部 分遵循这条研究路线的学者认为,当个体在道德基础上建构认同,或者说当道德承诺在其 自我定义中占据了中心位置时,就会产生道德行为;而忽略了对自我一致性的培养很容易 导致道德教育的失败。文献综述

与强调内在因素的“自我”学说不同,“社会”学说重视社会共有的道德观念、价值 体系和信仰选择等外在标准影响,认为道德认同是一种从外向对个体的影响,探讨社会变 迁对个体道德认同的影响: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提出,社会认同的榜样会改变个体的道德 认知,并影响其道德行为。而泰勒、麦金太尔等人则反过来指出,由于自我在当代社会的 重要性日益突出,社会价值和道德标准某种意义上已经遭到破坏。而外在道德认同标准的 消失会给个体带来一系列相关心理后果,如社会信任不断降低、社会参与不断下降。但学 者们同时也认为社会具有重新构建外在认同的潜能,从而有效避免“道德论丧现象”。显 然,这一学派重视剖析社会认同的道德标准对个人以及经济和秩序的影响,但我们也不能

不看到这种社会学的视野容易导致个人主体性和个人意义的忽略。 近年来的学者逐渐认识到整合两种思路的必要性,提出一种道德认同的“和谐说”,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他们认为,道德认同应该是“个体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对社会共有的 价值、伦理、规则和信仰的一系列自我概念”[K Aquino,A Reed ,2002 ],强调从内外价值体 系的一致度来讨论和评价个体的道德认同发展。道德榜样人物的自我与社会价值之间有一 种高度和谐的关系,而大部分青少年的自我与社会价值之间还存在某种程度的分裂。简言 之,“和谐”说有效地克服了前两种认同观的领域限制,将道德认同放在更为广泛的空间 进行分析,不仅能反映出内外诸多因素对道德水平的作用,从实践的角度来说,还更有利 于构建青少年道德建设的目标和方式。

然而我国关于道德认同的研究较晚,关于青少年的道德认同的研究还是非常薄弱的。 因此本研究将立足于实证调查的数据,尝试对青少年道德认同的心理及其影响因素做一分 析。

2.研究方法

1.本课题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以 11-18 周岁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调查 所获数据用 SPSS 处理,以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为主要统计手段。

2.我们选取了一些个人相关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收入、父母学历、家庭、学校满意 度等一些基本资料,以及 11 个社会公认的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不道德行为,请未成年

人根据自己的态度对其进行评价(以 1-5 分表示,分数越高表示对这些不道德行为越不能 接受,或者说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越高、道德认同越强)。

采用因素分析法使之简化为三个因子,正交旋转后的因素荷重如表 1 表示:各新因 子的特征值都在 1.11 以上,共解释了所有变量总方差的 62.26%。其中 3 个分量表的 alpha 系数都在 70 以上(具体见表 2),总量表的 alpha 系数为 0.84,表明该组合量表所选用的 指标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较高的内在一致性。

上一篇:流动儿童道德敏感性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的情况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社會...

道德与幸福――论马克思...

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

卢克斯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3393字】

小学阶段智力障碍儿童的道德教育方法研究

麦克尤恩赎罪中青年的道德危机【4217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安康汉江网讯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