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结论与讨论 16
(一)结论 16
(二)建议 16
(三)本研究的缺陷 16
(四)展望 16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附件 24
一、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青少年有多变、创新、反叛的行为特点。在心理方面青少年有一下三个显著特征:其一,主体与客体的互动:青少年有认识世界、接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意愿,互动是指青少年适应环境、环境改变青少年的过程。其二,动荡与稳定的结合:青少年思维独立、批判性等特点,也有经验短缺的特点。容易怀疑和争论,不会轻易相信一个观点,不容易接受。常见现象有:强烈的独立愿望与社会的不认可、高度的热情与意志的摇摆。其三,突变与渐变的统一:青少年辩证思维的逻辑在不断发展,心理状态丰富多彩。过程包括内涵的渐进和阶段的渐进。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应试教育下的青少年将更多精力用于提高学习成绩,忽略了人际交往及综合发展的重要性。传统的一元化教育,未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多样化和复杂性,教育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变化迅速地多元社会。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高分低能”的问题,也反映了教育多元化的需求。
(二)研究问题
在生活中面对压力与困境时,人们会通过采用既有经验、效仿成功人士等方式来化解危机。而青少年存在人生阅历不足、心智不成熟等问题。在青少年进行自我调适或者在不恰当指导下去尝试解决困境时,容易产生厌学、网瘾、越轨行为、社会参与等多种问题。而这些困境与危机是成长历程中的常见现象。文献综述
根据标签理论,环境会根据个体的负面行为对该个体进行标识。当一个青少年被多次贴上越轨者标签时,周围人会根据他身上的标签作出相应反应,而青少年会有意无意在意识层面慢慢接受这种标签,并且形成新的自我观念,甚至对别人的看法表示认同,认定自己不是初级的越轨者而是真正地越轨者,并且做出了相应的行为。显然,仅仅通过标签来对自身进行界定是片面的,而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又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必要元素。那么青少年是否可以通过朋辈群体建立关于自我的正确认知?又如何通过朋辈群体来发现自身优势?本研究尝试通过学校小组工作的方法解答上述问题。
(三)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根据优势视角的相关理论,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来帮助青少年掌握,如何在与同辈群体、家人或者老师的互动过程中对自己进行正确地评价。并通过实际的介入过程中青少年的变化,来探索小组工作是否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自我观念,发掘自身以及环境中的资源,进而提升面对困境与挑战时的抗逆力。
通过调查中学生所面对的压力与困境并确定其成因,来分析这些压力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总结一般青少年的应对措施,研究这些措施之中的不足之处和采用这些举措的内在动机。并结合在上海市J区M中学实际工作中情况,分析具体的生态系统、情境处遇以及原因和困扰。然后,根据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运用小组工作,通过优势视角的相关工作模式提升其抗逆力、发掘其自身优势,增强其面对困境时的因应能力。进而达到在个体层面发掘其自身优势、提升其学习方式、激发其内在潜能的目的,在小团体领域构建互助网络以达到优势互补、经验共享、相互支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