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创办初期(1957年-1959年)
为了满足新中国不断建设发展的资金需要,在摆脱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桎梏的同时发展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和友好关系,广交会应运而生。首届广交会以贸促会之名于1957年4月在原中苏友好大厦举行,为期两个月。当时的广交会规模还较小,影响力也有限,展馆面积达18000平方米,参展商品种类超过了12000种,共组成13个交易团,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会,累计人次达1223,成交额约为1800万美元。
1958年,广交会会址迁至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在今侨光路2号,当年展会成交额首破一亿美元,春交会出口成交额达1。53亿美元,秋交会达1。26亿美元。1959年,广交会会址搬到了起义路陈列馆,展馆面积是侨光路陈列馆的近三倍,达40000平方米[3]。
1。2。2 发展初期(1960年-1989年)
图1 五年计划时期广交会的成交额
资料来源: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网站
广交会发展之初经历了几次会址变迁,其规模和影响力也在成倍地扩张。1972年,中美建交,有42位美国客商应邀参加春交会;1974年,广交会会址第三次易址,搬至流花路上的广交会大院;1980年,广交会首次发展与台湾的贸易往来;1983年,第一次有中外合资企业到会参展;1989年,广交会全年出口成交额高达108。95亿美元,是广交会有史以来首破100亿美元,展会会期也由原先20天缩短了5天,并且新组建了经济特区交易团。在广交会的发展初期,其成交额屡创丰收,如上图1所示,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广交会的成交额仅为16。37亿美元,在1971年至1975年这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成交额就达到了110。71亿美元,甚至在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广交会的成交额已经翻了两番,高达477。06亿美元。
1。2。3 发展中期(1990年-2006年)
“落后就要被淘汰”是一项永恒规则,因此在这一发展时期,广交会不断优化自身,不断改革与进步,专业化程度也在稳步提高。广交会在1993年实行了“交易团主要由省市组成并按照交易团设立展馆”的改革,一共设立了45个交易团,并尝试举行轻纺交易会。次年,广交会又实施了“由省市组建交易团,商会组建展馆,按行业分布展馆”的改革,一共设立了6大行业展馆。1996年广交会的招商力度加大,客商邀请的范围扩大到国外著名商贸团体以及高级贸易代表。在1997年举办的广交会上,创造性地设立了一种保障性摊位,以此来保障具有发展前景以及高附加值的商品可以参展。1999年,广交会规定,若私营企业获得对外经济贸易部授予的自营进出口权就可以参展。2000年,广交会到会客商人数超过10万人,展会会期由之前的15天再缩短3天,次年第89届广交会到会客商人数超过了11万,成交额达157。74亿美元。文献综述
在2002年,广交会经历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变革。第91届广交会实行“按专业分阶段举行”的改革,并且从这一届广交会起,会期由每届12天平分为一届两期,两期之间间隔4天,同时,将参展商品在两个时段中分别分类展出。这一做法既坚持了广交会综合性国际会展的传统,又满足了专业展的发展需要。同年10月,广交会琶洲展馆一期工程竣工。
2003年的秋交会有150485位采购商到会参展,展会成交额也高达204。9亿美元,同时,广交会琶洲展馆中有部分展区尝试举办。2004年,广交会规模进一步扩大,第95届广交会在两处展馆同时举行,琶洲展馆一期工程中的全部展厅均投入使用。2005年广交会展览总面积高达55。5万平方米,世界单年期展会规模排名第二。自2006年春交会起,经商务部许可,广交会实施《分配性和招展性展位申请与安排标准》,即以企业年度出口交易额、企业获得的国家级奖励、企业通过的在国际上通行的管理体系认证、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或是国家级证书或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的注册商标等等5个指标对申请参展的企业进行评分,以此让广交会展位的申请与安排工作实现公开化、公正化和透明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