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国际投资阶段发展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邓宁研究了以人均GNP为标志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一个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一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资本流出)之间的关系。90年代日本学者小泽辉智进一步完善了邓宁的理论,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模式,其理论核心是强调世界经济结构特点对经济运行特别是对投资的影响。他认为世界经济结构的特点有:第一,每一个经济实体内部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都有着差异;第二,企业是各种无形资产的创造者和交易者;第三,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层次结构明显;第四,各国经济结构升级和发展有相应的阶段性和继起性;第五,各国政策中有一种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的趋势。在以上五条内容中,第三和第四条最重要。前者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形式和速度;后者则说明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阶段的产业升级与相应的要素享赋和技术相对应,阶段的推进是从劳动密集型的初级阶段开始,过渡到低技能的制造业阶段,再过渡到相对物质资本密集的后续阶段,最后达到人力资本密集型增长的发达阶段。
 
三、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 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况
第一个阶段是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1979-1987)。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发展阶段(1988-1991)。第三个阶段是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5)。第四个阶段是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调整与提高阶段(1996-2000)。第五个阶段是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全面回升,新一轮外商投资高潮正在逐步形成(2001年以来)。
(二)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第一,滞后的产业结构严重地影响资源的重新组合,从而制约整个经济协调发展。整体上看,现行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两个不适应:一是不适应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商品过剩与短缺并存。二是不适应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未能有效地拓展发展空间。本文着重对后一个方面进行分析。我国的国情是劳动力资源的供给相对丰裕,要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就需要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同时大规模吸收国外的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这方面己经获得很大的进展,但毕竟还只是初级的进步。一方面,我国出口商品在整体上竞争能力不强,这使我们利用国际市场需求来扩大对供给丰裕的生产要素进行利用的规模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国内落后的产业所占比重仍然相当高,这迫使政府从文持社会安定等角度出发实行较多的保护政策,妨碍着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阻碍我国在新形势下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深层因素。
第二,落后的产业结构严重地阻碍经济运行中的技术创新,因而降低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由于传统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主导的地位,这就一方面对使用高新技术的产业部门拓展市场不利。因为传统产业部门对技术创新的需求不足,并通过产品和劳务的竞争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影响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则阻碍生产资源向技术创新快的产业部门转移。原因是现行的产业结构本身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经济流程,不利于对生产资源进行动态的重新组合,很不利于推进整个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企业总是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前国内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经济格局,阻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现实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引进外资是我国现今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即大多是在外商来华投资之后才使得国内的相关生产项目直接成为国际化大生产的一个环节。
上一篇:我国手机游戏产业发展研究
下一篇:上海广州展览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共享经济在国内的发展现...

浅析我国列车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创新策略

网络旅游经济背景下旅游...

1985—2015年中国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

大型会展场馆利用问题与...

洋家乐民宿经济对我国宅...

探险旅游的开发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