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关于粮食生产中替代弹性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胡瑞法等(2006)利用超越对数(Translog)模型估计三种粮食作物的替代弹性,水稻和小麦四种投入要素间的替代弹性较为显著,但是玉米不显著。杨茂等(2010)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利用1978-2006年时间序列数据,测算我国粮食综合产能投入要素的替代弹性,发现粮食播种面积对技术、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均较高。马凯等(2011)基于CES生产函数,使用1978-2008年中国时间序列数据对粮食生产中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劳动力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劳动力投入量之间的替代弹性仅为0.538,农业机械替代劳动的作用不大。陈书章等(2013)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分析小麦生产中要素替代行为,发现劳动力和机械、化肥和有机肥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尹朝静等(2014)运用VES函数研究农业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发现1978-2010年平均替代弹性为1.529,替代弹性呈上升趋势。上述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启发,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尚没有从理论层面分析三种粮食生产中要素投入随要素价格变化的变化过程;其次,尚没有进行分品种的替代弹性比较研究。
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从粮食生产活动自身的劳动力需求出发,选择研究相对要素价格变化情况下,粮食生产过程中资本(包括机械和其他中间投入品)对劳动的替代过程,同时,利用2004-2013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提供的面板数据,采用CES函数,定量测算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参数。
2.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希克斯理论。希克斯的理论假定有这样的一种机制:当一种要素(例如资本)的禀赋相对于另一种要素(例如劳动力)的禀赋来说变得更为充裕时,特定的相对要素价格会诱导出使用更多资本而节约劳动力的技术创新。这种有偏向的技术创新源自于企业家为追求更多利润而使用相对更丰富因而更价格便宜的资源替代更稀缺因而价格更昂贵的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动机。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拉坦(Rutton)和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Hayami)经过对美国和日本1880—1960年间农业生产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美国和日本的初始生产要素条件和供给条件完全不同,但是在1880到1960年之间农业生产增长率却达到了一致。通过对数据深入研究、回归分析后发现,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促使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的变化,而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化即是供给变化,资源禀赋发生变化也是对供给变化做出的正常反应。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生产要素价格中弹性较小的相对弹性较大的来说是趋于上升的。在不同的供给弹性的下,生产要素价格比例在两个不同的国家农业发展中呈相反趋势变化。因此,日本人多地少,诱致出了生物技术进步路线,来节约更为稀缺的土地资源;美国基于人少地多的资源禀赋条件,劳动力资源更为宝贵,从而诱致出节约劳动的机械动力进步路线。由于资源禀赋的稀缺程度主要通过生产要素价格的高低显示,所以两个国家的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都是倾向于节约那些数量较少因而价格相对较高的生产要素,而更多地使用那些数量较多因而价格相对较为便宜的生产要素,这反映的就是著名的“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因此,不同国家根据所处资源禀赋的状况不同,农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和选择的技术道路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