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5.2建议    24
    致 谢    26
    参考文献    27
    1 绪论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属中、长期激励机制,是为克服经理人等管理层的短期行为而设立的,从根本上是为了解决因公司经营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一代理问题。在期权激励机制中,企业在与经理人签订合同,授予经理人未来以签订合同时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经理人有权在一定时期后出售这些股票,获得股票市价和行权价之间的差价,但在合同期内,期权不得转让,也不能获得股息。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股权激励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硅谷,其成因是为了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建立对经营者的长效激励机制。当前,股权激励机制正受到国内外理论界、政府和公司的高度关注。在资本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均相对成熟的欧美国家,期权激励计划已被公认为能够激发职业经理人潜能,促进公司高管与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是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一代理关系的重要途径。从国际背景来看,在20世纪50年代,基本面看涨预期强烈,为帮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规避高额的个人所得税,吸引、留住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并激发其潜能,美国辉瑞制药公司首度推出期权激励计划,期权激励从此在美国诞生,到了20世纪80年代,期权激励在西方盛行,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00年年底,美国半数以上的上市公司实行了期权激励计划,并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市场考验,打造了美国纳斯达克神话,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功,一度被称为“金手铐”,推动了美国新经济的发展。
    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健全、公司治理尚需完善的实际,在沪深上市公司推行期权激励机制,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期权激励的政策来看,1999年8月,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敲定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支持对企业经营者和技术骨干实行包括期权在内的股权激励,即允许和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为我国企业根据经营者管理要素和科技人员技术要素实施期权激励提供了政策根据;2006年1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出台,根据我国证监会颁布的证监字[2005]151号的规定,只有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才能按照《办法》的规定实施股权激励;2006年10月,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的通知;2008年7月22日,证监会公布了《规范意见》,以股票和股票期权激励为主的股权激励的实施程序和信息披露给予了规范;2008年5月初,我国证监会相继出台了《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号文件、《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2号文件、《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3号文件,对财务指标的要求更为严格;2009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陆续出台《关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激励相关政策的完善,为股权激励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当然,近几年日益完善的资本市场、较好的经济环境以及不断提高的公司内部治理水平也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1.1.2 研究意义
    作为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股票期权激励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在90年代后期,美国公司高管薪酬中股票期权的滥用引发了对股权激励的广泛质疑和争议。2003年美国微软公司和花旗集团宣布放弃股票期权制度将这一质疑推向高潮。基于此,在借鉴期权激励制度时,既要考虑到期权激励机制的普遍性,也要注意到其特殊性,这就要对期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进行重新审视,以指导期权激励在我国的实践。在 2006 年之前,由于我国所处的特定的经济环境,以及来自股票来源、会计制度、税法等相关方面的制约,股票期权激励实际上一直处于摸索试探的阶段。2006 年开始,随着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以及与股票期权激励相配套的法律环境的逐步规范,使采用这种激励政策的上市公司数量日益增多。我们知道,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股票期权本身的激励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在发挥它积极的、正面的效应的同时,我们应该预防上市公司滥用股权激励,避免负面效应。有鉴于此,本文跟随时代的脚步,采用最新的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实施情况、实施效果以及影响实施效果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对于股票期权激励方面的研究,理论方面主要集中于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必要性,行权价的确定和股票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还有大量文章仅是介绍、描述和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与做法;实证方面主要集中于股票期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本文在对最新数据进行搜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几年发布期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以及2010年上市公司披露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行权有效期、激励比例特点归纳,大体展现了目前的期权计划实施现状。通过合理选取样本数据、分析模型,对股票期权激励的激励比例、激励强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检验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做以总结,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研究的问题对日后我国上市公司在股票期权激励的实施、方案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满意与财务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2. 下一篇:民营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与效率研究+文献综述
  1. 增值税税收筹划

  2.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研究

  3. 上市公司企业员工业绩管理研究

  4. 生物类医药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估计

  5. 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的历史演变

  6. 企业年金会计处理研究

  7. 增值税会计处理研究

  8.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9.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0.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1.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2.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3.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4.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5.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6.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7.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