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在日本开始控制利率之前,是完全自由放松存贷款利率的,银行对于利率就是互相加筹码,以此夺取存款,银行坏账快速增加,最终导致金融危机。日本银行工会在1920年颁布了共同利率协议来控制存贷款利率。二战后,日本政府又实行了《临时利率调整法》,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上限出现了,为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而控制利率上限。到1974年以后,日本的经济和资金结构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利率仍然被牢牢管制着,造成了金融结构、资金分配结构的变形[4]。最后,日本还是踏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路,最终达到金融市场自主发展,总共走过四个时期[5]:
(1)国债交易以及利率的发行市场化。1975年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赤字国债应运而生。1977年,金融机构所持国债被松绑,国债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完全不受限制。1978年,中期国债又被日本政府用招标出台,这是日本利率市场化一次大胆尝试。
(2)短期资金市场交易的品种被逐步丰富。1978年短期拆借市场和银行之间票据买卖利率市场化被合法化,放行了银行间市场利率。1979年,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又被市场化;1981年,形成政府短期债券的流通市场;1986年,短期国债出台;1987年,出现了无担保短期期票市场,日本货币市场格局基本成形。
(3)交易单位小额化。1984年后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额度被大大地减少、压缩。1985年,大额存款的利率市场化完成。20世纪末,日本政府通过降低交易单位大致完成了定期存款利率的市场化[6]。
(4)逐步完善。1993年6月,由于货币当局的政策,定期存款利率不再设立下限,定期存款利率形成市场化规模;10月份,流动性存款利率市场化又紧随其后。除活期存款利率以外的完全利率市场化则到1994年10月实现。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2。3阿根廷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阿根廷政府在 1975年逐渐放开利率控制,但并未放开储蓄存款意外的税率,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道路。1977年,差异化利率可以被允许,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利率。随后,存贷款利率的管控也被阿根廷放弃,迅速完成了利率的市场化。但在80年代初,金融危机席卷阿根廷。利率市场化实现以后,银行贷款利率快速上升,利率上升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很多企业因为还贷压力陷入债务危机。债务危机压致使大量企业倒闭,银行坏账情况增加,许多银行破产。1980年3月,地区贸易银行作为最大的私营企业因大量放款出现死账,就被勒令清盘破产。2年期间阿根廷先后共关闭了168家金融机构,阿根廷政府在种种情况下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利率市场化进程。这是一个失败的利率市场化案列,主要是他的改革方案太过于激进,没有从实际出发。再加上改革过程中阿根廷政府对银行系统和金融监管太过放松,导致政府失去了宏观控制的能力,这也是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