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是指一个企业接纳其他企业(目标企业)加入本企业,目标企业解散,兼并方继续存在(称为存续企业)。收购指一个企业购买目标企业部分或全部股票或资产,由此获得对目标企业的部分或所有控制权。收购与兼并的差异在于:兼并活动中,目标企业一定解散,但是就收购活动而言,收购方在取得目标的企业控制权后,可以允许目标企业作为子公司继续存在,也可以将其解散,目标企业的法人地位将不复存在。
2。2并购的分类
1。按企业所属行业关系划分
(1)横向并购
横向并购是指生产或经营相似或同一种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横向并购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企业资产配置的缺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份额,增加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行业集中度。
(2)纵向并购
纵向并购是指并购企业之间在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存在紧密链接关系,彼此处于同一条产品或服务供应链上,但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纵向并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协作效益,降低交易成本。
(3)混合并购
混合并购是指不相关产业的企业间发生的兼并活动。混合并购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扩大经营范围,降低企业进入新的经营领域的门槛,在资源互补的同时会给收购企业带来新的盈利方式。
2。按并购的支付方式划分
(1)现金支付式
现金支付的收购流程较为简单,是指收购企业通过支付一定数额的现金资产购买目标企业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票)。
(2)股票支付式
是指并购企业向目标企业发行公司股票,使目标企业的资金转移到并购企业中,从而达到企业控制权的转移。这种并购方式灵活度较高,不会对企业短期现金流动性造成影响,在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3。按收购行为动机划分
(1)善意并购
善意收购主要是指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商讨过程中,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发生的并购活动,该类的并购成功率较高。
(2)敌意并购
与善意并购相反,敌意并购是指收购公司在未经目标企业管理层同意,或者在目标企业不同意或者不清楚情况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收购活动,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双方之间形成对抗,互不妥协,并购企业强行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的行为。
2。3 并购动因研究
2。3。1协同效应理论
协同是指收购企业对收购的目标企业进行了有效的重新规划部署,使得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或价值高于两个企业原来的效益或价值的总和,即2+2>5。
(1)经营协同
经营协同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并购后通过研发、生产要素、营销渠道等各个方面的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节约生产和销售成本,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状况。他的主要表现为规模经济效应和纵向一体化效应,其中规模经济效应指企业通过增大产品生产规模从而降低产品成本的方法,纵向一体化效应指企业通过整合产品供应链,以获得经济协作效率提升,产品成本降低的手段。
(2)财务协同
财务协同是指并购后通过企业内部现金流动性的调剂余缺,优化资金配置,并降低融资成本带给企业财务方面的种种效益,还包括盈利企业收购连续亏损企业时利用税法中的亏损递延条款取得的合理节税效应。
(3)管理协同
管理协同是指管理效率较高的公司通过并购等方式收购效率较低的公司,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管理资源对目标企业的企业管理效率进行改进,从管理效率上提升目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