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于杂草稻的生物特性及其生长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国杂草稻来源自栽培稻的退化。杂草稻与栽培稻的重要区别特征之一,杂草稻颖果中含有原花青素,而栽培稻种没有。因此,我们推测原花青素可能对于杂草稻的杂草化适应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又称浓缩丹宁酸,是一种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紫外线、清除自由基、抗病驱虫、抗癌、抗辐射、调节免疫功能、影响种子休眠等多种功能[12-16]。目前,原花青素对病菌的抗性已有一些报道,但对于植物的抗逆性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拟利用实验室经过自交优尔代纯化的含原花青素的杂草稻WRL-162和不含原花青素的栽培稻日本晴为材料,施加不同浓度原花青素对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原花青素在不同生长条件下对杂草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经过自交优尔代纯化的含原花青素的杂草稻WRL-162和不含原花青素的栽培稻日本晴为材料。
1.2  方法
1.2.1  常温萌发处理
1.2.1.1  光照    
25℃,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条件下,施加0、0.01%、0.1%、1%原花青素溶液6ml,不浸种和去离子水浸种48小时的杂草稻和栽培稻各25粒,分别散布于铺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底部,三次重复,萌发8天,每天测定萌发数,最后一天测量株高和根长。
萌发的标准为种子的芽高或根长达到3毫米。
1.2.1.2  黑暗    
25℃,黑暗条件下,施加0、0.01%、0.1%、1%原花青素溶液6ml,不浸种的杂草稻和栽培稻各30粒,分别散布于铺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底部,三次重复,萌发14天,每天测定萌发数,最后一天测量株高和根长。
1.2.2  耐旱处理    
1.2.2.1  光照    
25℃,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条件下,20%PEG处理,施加0、0.01%、0.1%、1%原花青素溶液6ml,不浸种的杂草稻和去离子水浸种48小时的栽培稻各30粒,分别散布于铺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底部,三次重复,萌8天,每天测定萌发数,最后一天测量株高和根长。
1.2.2.2  黑暗    
25℃,黑暗条件下,20%PEG处理,施加0、0.01%、0.1%、1%原花青素溶液6ml,不浸种的杂草稻和栽培稻各30粒,分别散布于铺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底部,三次重复,萌发8天,每天测定萌发数,最后一天测量株高和根长。
25℃,黑暗条件下,20%PEG处理,施加0、0.01%、0.1%、1%原花青素溶液6ml,不破休眠和50℃破休眠48小时的杂草稻和栽培稻各30粒,分别散布于铺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底部,三次重复,萌发14天,每天测定萌发数,最后一天测量株高和根长。
1.2.3  ABA和GA的合成和分解抑制剂处理    
25℃,黑暗条件下,施加10-4 M、5×10-4 M、10-3 M Uniconazol溶液6ml,不破休眠和50℃破休眠48小时的杂草稻和栽培稻各30粒,分别散布于铺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底部,三次重复,萌发7天,每天测定萌发数,最后一天测量株高和根长。
25℃,黑暗条件下,15个处理:1)蒸馏水;2)1% PA;3)20%PEG;4)10μM Diniconazole;5)10μM NDGA;6)10-4 M Uniconazol;7)1%PA+10μM Diniconazole;8)1%PA+100μM NDGA;9)1%PA+10-4 M Uniconazol;10)20%PEG+10μM Diniconazole;11)20%PEG+100μM NDGA;12)20%PEG+10-4 M Uniconazol;13)1%PA+20%PEG+10μM Diniconazole;14)1%PA+20%PEG+100μM NDGA;15)1%PA+20%PEG+10-4 M Uniconazol;各6ml,不浸种的杂草稻和栽培稻各30粒,分别散布于铺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底部,三次重复,萌发7天,每天测定萌发数,最后一天测量株高和根长。
上一篇:水稻地方品种薄稻中抗稻瘟病基因Pd-bd1候选基因在亲本间的序列差异分析
下一篇: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捕食效应的影响

稻田锌含量对水稻害虫褐...

甲苯二甲苯对斑马鱼幼鱼神经的毒性影响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大麦...

教育实习前后生物专业师...

小鼠皮层PV+神经元fgfr2敲除对突触蛋白的影响

重金属铬对白尾灰蜻稚虫...

对二甲苯对视顶盖HDAC1蛋白表达的影响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