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进行分析。为了控制条锈病的流行和危害,因地制宜地结合河南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是持续控制我区小麦条锈病的危害,保证小麦的高产、稳产、优质的关健所在。39164 毕业论文关健词:小麦条锈病 综合防治对策
目 录
摘 要 1
_Toc31547引 言 2
1小麦条锈病发生特性 2
1.1 生物学特性 2
1.1.1病原 2
1.1.2症状 2
2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 2
3河南地区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 2
3.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2
3.2栽培防治 3
3.2.1调整播期 3
3.2.2清除自生麦苗 3
3.3化学防治 3
3结论 3
参考文献 4
致谢 4The occurrence of stripe rust in China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epidemic and harm of stripe rust,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combin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wheat stripe rust in Henan, mainly used to "planting resistant varieties, chemical control and cultivation measures supplemented by the integrated control strategy is the harm of the sustainable control of wheat stripe rust, wheat guarantee high and stable yield, and quality of the key.
引言
条锈病是小麦产区发生的常见病害之一,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在我国小麦重要产区西南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危害严重,其它麦区也常有发生。防止条锈病为害、保证小麦稳产增收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是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也是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对小麦品种进行抗条锈性情况的摸底,并明确应用抗条锈病品种及品种抗性遗传特点选育,才能更好的加以利用。。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而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常见危害。因此明确河南省小麦推广品种的抗性状况不仅有利于开展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工作,也将有利于小麦品种的生产应用。
一.小麦条锈病的特性
1.1 生物学特性
1.1.1 病原 条形柄锈菌,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有生理分化现象,条中1-29号生理小种在我国已出现,而且其生理小种易产生变异,自1950年至今已出现数次优势小种的改变。寄主细胞间隙中有菌丝生长,丝状有分隔,病部能产生孢子堆。夏孢子鲜黄色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有发芽孔 6-12 个。冬孢子棍棒形双胞,顶部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略缢缩。
1.1.2 症状. 小麦条锈病可发生在小麦叶片、叶鞘、茎秆、穗部 、颖壳 、芒上,但主要为叶片发病 。苗期发病,鲜黄色夏孢子堆呈现在幼苗叶片上;成株期发病,椭圆形小长条状夏孢子堆出现,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被色粉状物;近成熟时发病,叶鞘上出现卵圆形黑褐色夏孢子堆,后期病部有黑色短线状扁平冬孢子堆产生。常数个融合,埋伏在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
二.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
尚未被发现病菌的转主寄主,其以夏孢子完成包括4个环节的侵染循环即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在河南小麦条锈病病菌能够越夏, 通过 2004-2009 年在8个不同海拔县(市)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正常年份小麦条锈病病菌可以在河南省豫北(济源、林州、辉县)豫西(卢氏、栾川、西峡县)海拔 1100 以上地区越夏,在温度高,降雨少时节,越夏在海拔1400m以上地区才能顺利,越夏后的病菌侵染当地及豫西南地区的小麦秋苗, 引起冬前发病,经连续的侵染循环,导致春季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条锈菌越冬的适温度条件是1-2℃,河南信阳等地1 月平均气温不低于6-7℃,当地为春季流行的重要菌源。次年小麦返青后,当旬均温上升至5℃时,越冬病叶显症产孢,当遇到春雨,该病害扩展迅速蔓延,引致春季流行。在较长时间无雨、无露的干旱情况,病害扩展常常中断。因此,春旱的华北发病轻,常年发生华东春雨较多,温度较高发病也轻,不利该病扩展。在春雨的条件和低温持续久发病重。大面积种植具同一抗源的品种,往往造成抗病性丧失, 原因是由于病菌小种的改变,品种抗病性差异明显。河南省当前种植面积前三位品种中矮抗 58 和周麦 18 仅抗部分强致病力生理小种,河南省小麦品种中抗条锈病品种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应强化小麦条锈病抗病育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