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容器盘根
在自然土壤中,树苗地下部分会形成发达的根系,而且根系分布合理。但在容器育苗条件下,尤其常见的类型是通过聚乙烯容器培育,由于在容器大小规格的限制以及有限体积的基质中生长,生长后期就能看到苗木的根在容器内盘绕现象。根尖会沿着容器壁不断生长,导致侧根数量较少,主根碰到容器底阻碍开始产生无规律缠绕,侧根遇到器壁的限制只能改变方向向下生长,与主根部分穿插一起,等到时间久了容易形成大量根团,形成根系畸形[ ]。根系产生畸形的容器苗易受到干旱、热环境、低温等逆境胁迫[ ], 使其不能完成内部的矿质营养及水分的运输,导致相关重要的功能衰退[ ];或因土壤排水不良和透气性差,容易产生根腐烂,甚至会影响苗木的生长和质量,从而降低了成活率。因此,只有通过控根改善这类问题,采取抑制主根生长和促进毛细侧根生长的措施,提高根系活力,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营养物质运输顺畅,提升苗木的抗性,使苗木生长健壮。
1.3 控根方法
容器育苗的控根根本就是通过对抑制或杀死根尖分生组织,促进跟多侧根分发,按照控根原理可分为空气控根、物理控根、化学控根3 种类型[2]。
空气控根是利用容器将部分根系暴露在空气中,从而达到不供给水分,抑制根系生长的目的。许多试验研究表明,将容器架空是实现空气控根的核心,当苗木主根伸长到容器底端通口时,根尖脱离基质失去生长必要条件而干枯,从而促使容器内的根系增多,同时根系与基质紧密结合形成牢固的根团,有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应用广泛。比如在容器壁上增加适当数量的竖缝进行空气剪根处理, 可明显知道不仅抑制容器苗根系长度的无限制增加, 而且还能促进侧根数量的增加, 改善苗木根系在容器内的生长状况。缺点是容器的制作工艺要求高较为繁琐,容器的造价相对稍高。空气控根应用现状最成功的容器制造是轻基质网袋育苗容器。使用轻基质网袋容器在内装入轻型育苗基质, 外表包被一层稍薄的纤维网孔状材料, 再切出单个的单体容器。这样培育出的容器苗不会出现卷根, 能满足侧根发达, 具有向下直生的直根或具有主根倾向的不定根, 苗木经空气切根后形成的蓄势待发、分布平衡的根愈伤组织, 入土后可爆发性生根, 无缓苗期, 实现苗木入土后的快速生长。轻基质网袋育苗容器在小苗培育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由于其物理空间和承压能力限制, 网袋育苗容器不适合大苗培育[ ]。
化学控根是在育苗容器内壁涂沫一层含有金属离子的化学试剂,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当苗木的根尖生长到接触后,会产生抑制或者杀死, 从而产生更多须根的侧发[ ~ ]。常利用含有Zn、Cu离子的控根剂抑制主根促进须根生长,目前, 国外在化学控根方面有较大的进展,拥有较多的控根产品,使用较为广泛。在美国容器苗生产中有多种控根剂得到推广应用。Spin Out TM是以氢氧化铜为主要成分的控根剂, 是美国费城供应公司生产以氯化铜为有效成分的控根剂[2]。化学控根技术优点是制作工艺简单, Zn、Cu离子也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离子浓度过高时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破坏土壤微生物。而且含金属离子试剂的使用不仅造成了金属资源的大量浪费,大规模的使用成本也相对较高,后期未处理的液体流到水环境会产生破坏环境的问题,所以化学控根的工厂化推广不作为很好的方案。
物理控根则是可以采用改变容器的形状或设制一些材料上具有一定大小的孔径[2],包括改变容器内部结构,较细的根系顶端能穿过,但不能增粗,由此实现根的顶端修剪、在容器内促发侧根的目的。包括改变容器内部结构,但是容器定制成本过高。在我国19世纪80年代,由中国林科院许传森教授第一位提出并研究内容器育苗,最先应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树种育苗,在推广开后南方部分地区开展红叶石楠、油茶和林木育苗[3],得到快速应用和发展,利用无纺布透气、透水且自然降解,苗木能够生长健康,省工移植时不需脱袋,无环境污染;网袋容器可以利用空气修根,形成自然根团,不会产生盘根现象,苗木移栽后成活率高,基质轻盈,运输成本低,当地的农林废弃物可转化轻型基质再利用,十分环保、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