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质净化:水体中的有害元素例如铜铅铝会在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被吸收,在水生植物丰富的水域,水中的有害物质往往低于水生植物少的水域。除了吸收有害元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还可以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提高氧气浓度,改善水体质量[3]。
(3)造景功能:水景,是自然风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仅有山川植物的景象总是有缺失的。水景设计,实际上就是对水生植物的设计,通过对水生植物间不同色调、不同形状、不同水位的搭配,结合地质地貌,营造出一个个美丽的图案。如西湖的“柳岸闻莺”,承德避暑山庄的“曲水荷香”。
(4)固坡护岸:水生植物通过根系统较强的扭结力,将土质凝结在一起,防止土层被雨水、河水冲刷侵袭。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还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即所谓的固氮作用,植物死后的腐殖质,使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增多,改善土质。
1。3。3 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
水生植物之所以在污水治理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可有效地清除被污染水体的氮、磷,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通过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对不同污染物或元素的吸收、分解作用强弱,在不同类别的受污染水体选用不同的水生植物或其组合,来改善水体环境。水生植物的维管束能够吸收大量营养物质,因此净化水质可以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将有毒有害物质降解转化成为无毒物质。将耐污染、净化较强的水生高等植物种植在受到污染的天然水体中,使其通过自身生命活动把水中的污染物质富集到体内或者分解转化,再除去,以恢复水域中的养分平衡。同时水生植物可以间接改善水质,减轻或消除水污染,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放出氧气,增加水中氧气含量。文献综述
1。3。4 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作用
(1)物理作用。植物生长在水里,自身生长繁殖时,可以吸收水体的氮、磷、铜等有害元素植物,减少水体中的不利元素的富集,使水体不至于富营养化[4]。另外,植物的根系在水里可以形成大小不同形状的密网,它们不仅可以固定植物自身,还可以吸附、沉积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及杂质等,降低水体污染程度[5]。
(2)微生物作用。植物给水中的微生物提供可靠的生存场所及食物,保证了有益菌的含量。水环境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微生物的存在,而植物刚还给微生物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所以,水生植物对水体环境的保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
(3)吸收作用。湖泊生产力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水生植物,可以为经济水生动物提供生长繁衍的场所。生长繁殖快是大多水生植物的特点,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被水生植物大量吸收,使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不超标;同时,因为水生高等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提高水体溶解氧的能力,可以为其他物种提供或改善生存条件;藻类的过度繁殖会增大水体的负载难度,水生植物则可以抑制藻类生长,改善水质;而且还可以改善水体的景观效应。
(4)水生植物对降低水体中氮磷含量、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和黑臭具有积极意义,促进磷的沉积,降低水体中磷的含量,一般通过促进水体中含磷物质的沉降及抑制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把水体中的氮传输到底泥中。水生植物个体大、生长周期长,而且吸取和储存营养物质能力强,会和浮游植物竞争营养物质和光能,可以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所以,为了让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加稳定,可利用不同水生植物的不同作用合理搭配水系统的生物种类及比例,以提高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