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中有大量有效活性成分,特别是在抑菌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功效。林冬枝等人[2]对抑菌试验做了细致的研究,在菌种以及药液浓度等方面进行了严谨的改进。采用来自日本宫崎大学附属农场的麦冬作为实验材料,利用甲醇旋蒸得到浸膏。将浸膏按照一定倍数稀释后分别混溶到PDA培养基中,不加任何物质的PDA作为对照组。将同等条件下培养的水稻纹枯病的菌株、桃缩叶病的菌株以及鬼芋根腐病的菌株接种后发现70%甲醇提取物对三种菌都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查阅文献发现麦冬药物活性主要来源于甾体皂苷类和高异黄酮类,但关于抑菌作用等各生物活性所对应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的论述较少,且各物质的提取及鉴定都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作用机制亦不明确。因此,我们以生物抑菌性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和鉴定麦冬中相关具有抑菌作用的有效活性成分,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考虑到麦冬的产地较多,根据产地不同可分为浙江地区的浙麦冬、四川地区的川麦冬以及湖北地区的襄麦冬等,样品的来源可能会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张义萍[3]等人整理的大量文献报道,对几种不同产地的麦冬的活性成分进行对比。发现品种之间药效和组分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麦冬品种间差异及其化学成分特征。进而参考林以宁等建立的川麦冬、杭麦冬正丁醇部位以及乙醚部位的指纹图谱[4]。通过综合分析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得到的指纹图谱。结合其论证的结论,笔者认为不同产地的麦冬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只是生长环境的不同造成之间有较小的差异性。因此浙麦冬能够对麦冬活性成分的分离提纯以及鉴定有较好的代表性。
正文
2实验准备
本课题将对麦冬中具有抑菌作用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后鉴定其化学组成。为更好更顺利地得到实验结果,在前期查阅了大量与麦冬分离提纯以及成分鉴定理论和实验技术相关的文献资料,列举如下:
2.1提取方法
不同提取方法对提取物有较大影响,王小梅等人就在麦冬多糖提取实验中对于热水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发现两种提取法得到的多糖有着明显的差异。王小梅等人通过检测盒论证发现超声波对多糖造成了降解[5]。因此在选择提取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所需产物的形状结构是否容易受到破坏。
同一方法不同的条件对提取物也有影响,夏恒[6]等人以麦冬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改变药材与水的比例、提取时间的长短以及提取次数等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的前提下再用正交试验优化多糖的提取工艺。得出较为合理的配比方案;水为药材的十倍,以六十分钟提取三次,醇沉浓度以90% 较佳,麦冬多糖提取率可达近18.18%。
车仁国等人利用生物酶法和常规的醇提法对总皂苷的提取率进行对比[7]。车仁国等人用自制的酶液与用缓冲液配制的麦冬溶液在45℃下反应11小时,利用HPLC以及TLC等方法测定发现生物酶法效率明显较高。通过对比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生物酶法能够去除掉大部分麦冬中的多糖类干扰物质, 从而使麦冬中总皂苷更加快速的被提取出来,提取效率相比醇提法提高了100%以上。胡瑞君[8]等人在此基础上采用水提法与复合酶相结合的方法。将果胶酶与纤维素酶形成复合酶的方式,并且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法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条件优化,调控反应中的PH,温度和提取时间等条件,得到了最佳提取方案,使提取效率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但由于通过生物酶法提取对实验条件有较高要求,相对稳定性较差,且缺乏足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支持,相对各项成本较高,最终确定采用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并通过文献参考以及预试验摸索来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