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利用泰勒公式证明不等式 9
2。4。1 关于导数的不等式 9
2。4。2 关于代数的不等式 9
2。4。3 关于积分的不等式 11
2。5 利用泰勒公式判断敛散性 12
2。5。1 数项级数的敛散性 12
2。5。2 函数项级数的敛散性 13
2。5。3 反常积分的敛散性 14
2。6 利用泰勒公式计算行列式 14
3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7
0 引言
在初等函数中,多项式函数是最简单的初等函数。 因为多项式函数只有加、减、乘这三种运算。 因此,一些复杂的函数,若可用多项式函数近似代替,同时误差又满足一定要求,那么,对函数性质的研究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泰勒公式是数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能将一些比较复杂的函数用相对简单的多项式函数近似地表示。 泰勒公式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函数值估测及近似计算、函数的多项式近似表示、求函数的极限、高阶导数计算、不等式的证明、以及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判断。
由于泰勒公式在数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所以,对于泰勒公式的研究也一直没有间断。国内外学者在不等式证明、计算极限、近似计算以及高阶导数等方面,都充分利用了泰勒公式的定理和性质,例如,可见[1-4]。
1 泰勒公式
1。1 泰勒公式的演变
18世纪初,随着人们不断进行航海外出,天文学、地理学等领域的兴起,三角函数、对数函数等以及航海表的插值,也随之不断改变,人们要求其有较高的准确度。 而且当时,插值的常用方法是线性插值法,它假设在两个已知值之间的区间中,函数是自变量的线性函数。 但是,现实问题中的函数往往是非线性的,因此,这就需要另一种适用于非线性且有较高的精确度的插值方法。
英国数学家Gregory和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牛顿曾先后独立地得到如今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Gregory—Newton内插值公式:
f(a+h)=f(a)+h/c ∆f(a)+(h/c (h/c-1))/(1∙2) ∆^2 f(a)+⋯
莫里斯·克莱因在《古今数学思想》一书中概述了泰勒是如何得到泰勒公式的[5]:
“Gregory—Newton内插值公式由Brook Taylor发展成一个把函数展开成无穷级数的最有力的方法。 二项式定理,有理函数的长除法和待定系数法,都是有局限性的方法。 Taylor在他研究有限差计算的第一本出版物《增量法及其逆》(Methodus Incrementorum Directa et Invresa,1715)中,推导出他在1712年曾经叙述过的定理,这定理至今仍用他的名字命名。”事实上,Taylor定理在1670年就已经为James Gregory所知,后来Leibniz也独立地发现这个结论,只是这两个人都没有发表过它。
其实,泰勒公式相当于是将Gregory—Newton内插值公式中的c变为∆x。 于是,就得到了如下的泰勒公式:
f(a+h)=f(a)+f^' (a)h+f^'' (a) h^2/2!+f^''' (a) h^3/3!+⋯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泰勒的方法是不够严密的,他并没有考虑到收敛的问题。From优Y尔E论W文W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