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5.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的点;
例6.方程x²+3x-2=0的所有实数根;
例7.南通中学2006年8月入学的所有初一学生;
例8.2005年1月1日之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例1中,我们可以把1~26内的每一个素数看作为元素,这些元素的全体就是一个集合;同样的,例2中,把我国从1993~2005年的12年内发射的每一颗人造卫星看作为元素,那么这些元素组成的全体也是一个集合。
问:上面的例3到例8也都能组成集合吗?他们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2。21课堂导入的自然美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恰如其分地提示我们,课堂导入是一堂课重要的环节,也是数学活动的开端。如果开始的前一段时间导入设计较好,则会给一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否则,就会影响课堂的进步和教学内容的完成,甚至还可能影响到整节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总之,导入要善于利用好课堂导入的自然美。
因此,刚开始上课时老师通过问一些曾经接触过的知识来让孩子们回忆曾经学过的一些集合,这样不仅给本节课做一个铺垫,而且紧接着老师提出问题给孩子们留下一个悬念。这样通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老师找出了一些在我们生活当中经常听到的,接触到的,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八个例子,并且在黑板上展现给孩子们。紧接着拿出八个例子中的例1与例2来简单的讲解了了这些元素怎样构成集合,并且讲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回答。发现孩子们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当中基本上对集合的定义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自己的一个认识。
这个引入过程不落俗套,将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紧密联系,保持了严密性和准确性。整个过程做到目的明确,使学生自然进入课题,衔接恰到好处,时间简短,紧凑,同时保证了整体的协调性。学生从上课所看的第一眼,所听的第一句,就进入了课题,给人以自然美的感觉。
2。3知识讲解文献综述
(1)集合的含义:一般的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给定的集合,它里面的元素一定是确定的。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那么已经确定了任何一个元素会不会在这个集合当中。例如,“中国的自治区”构成一个集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这个集合中,上海,江苏,广东。。。不在这个集合中。“声音较大的人”不能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所有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不能重复出现的。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思考: 请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能组成一个集合?
(1) 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 我国的小河流;
(3) 高一(3)班的所有长得帅的男生;
(4) 我们村所有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