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的自然地形以低洼水网平原为主,早期原生西溪湿地由西溪及其支流、沼泽林地、牛轭湖、泥沼地构成。进入到人类文明发展时期后,因人类活动频繁介入,目前原生的湿地景观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鱼塘为主、河流港道与湖泊形成的水网相间所构成的城市次生湿地。

整个西溪湿地土壤以水稻土与红壤为主,其中北部的水网平原以水稻土为主,南部地区的河谷丘陵以红黄壤与红壤为主,除此之外西溪湿地还有潮土、岩性土等土壤。

2。2。2水文气象

西溪湿地水网属太湖水系,有两个源头,分别为上埠河和西溪,流经路线为西湖区留下镇—蒋村乡—古荡街道—北山街道—西溪街道,沿途经过紫金港、冯家港、五常港、莲花港、蒋村港等,之后与北部的余杭塘河接通,流入京杭大运河,最终汇入太湖。水域面积约占湿地总面积52%,主要有六条河流在此汇集,分别为沿山河、蒋村港、紫金港、五常港、顾家桥港和严家港,河流总长大约28公里,常年平均水位约为1。15米,水位在丰水期枯水期的变化幅度达0。8米,地表水总量约500万立方米,地下浅层水含量丰富。

西溪湿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年均气温16。3℃,夏季平均气温28。4℃,冬季平均气温4。2℃,无霜期242天。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783。9小时。年雨日144天,平均降雨量1419。4毫米,平均蒸发量为126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7%。

由于夏冬季风转换,该地区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每年3—5月春暖花开,气温在9—15℃之间,适宜观赏游玩;6月下旬至7月初多阴雨天气;7月中旬至8月台风多发,气温在20—26℃以上;9—10月天气转凉,气候干爽;中秋以后至来年2月常有较强的冷空气活动,以干冷气候为主。

2。2。3环境质量

西溪湿地虽然尚保持着较好的环境质量,水体较为洁净,空气清新,生态资源丰富,部分废弃农田已出现部分较为典型的湿地生物群落和湿地环境,如一些芦苇荡和鸟群等。但由于人类千百年来的开发利用,特别是近些年该区域城市化不断地加快,湿地环境的质量情况已不容乐观。由于这里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大多直接排入水体,湿地内水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除水体污染之外,湿地区域内居民人口较多,部分民居与湿地环境不相协调,一些民居附近杂乱无序,表现出卫生死角多,电路与通信线路架构混乱,固体废弃垃圾乱堆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整个湿地的环境质量。除此之外,还有湿地景观不典型,缺乏湿地应有的环境面貌与湿地生物群落等[18]。

2。3土地利用现状

进入人类农耕文明以来,西溪湿地就一直被作为一块适宜的区域进行农耕活动。耕地区域长期的耕作活动对湿地景观破坏程度较大,进入21世纪以来,杭州市政府不断地通过决议政策来促进西溪湿地的保护工作,推动湿地景观的保护与修复,最为明显的就是耕地面积连续多年缩减恢复为湿地景观。2000年的耕地面积约为0。72平方千米,占西溪湿地总面积的6。32%;2007年下降至约0。4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77%;至2012年耕地面积不足0。0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0。33%。文献综述

建筑道路等面积处于一个波动的阶段,2000年的建筑道路总面积约为1。39平方千米,2007年约为1。57平方千米,且由于2007年时湿地内存在较多的建筑工地,湿地景观破坏程度较大,故2007年左右的破坏程度是2000—2012年期间内最大的一段时期;到2012年时保护措施获得一定的成效,建筑道路面积约为1。11平方千米,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施工区域,可以认为2012年时期是一个进入湿地景观恢复阶段的开始。

上一篇:数学文化和中学数学教与学的效率体系初步探索
下一篇: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下的素质教育

种群生态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洪泽湖湿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一类生态流行病模型的动力学性质

一类生态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研究

基于GIS与RS的洪泽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基于ASTER数据的城西湿地降温效应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安康汉江网讯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