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组教学法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小组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以探究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为例,首先在将学生分好组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教学材料。在练习纸上教师应该给出学生探究时的要求“请同学们画出两个圆所有可能的位置关系”。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互相分享得到的图,看看是否有不同的画法。各组小组长将各自组员找到的关系图全都呈现出来,进行适当的讲解。最后,老师再将学生们的结果呈现出来,一一说明每种情况的名字。相交、相切和相离并给出几道练习让学生口答,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今天的教学内容。
2。1 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性科学分组
小组教学法是以小组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在其运用的过程中也非常强调生生之间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小组成员间思考问题、得出猜想、相互讨论、整理交流、得出结论五步进行学习探究,以便达到掌握知识共同提高的学习目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相互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同时拓宽他们学习知识的视野。学生们进行分工合作,每个学生的优点不同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几何空间能力好的学生可以把图画出来,计算好的学生进行计算再留几个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检验。由每组的负责人总结本组的成果,由教师和学生进行互评。
2。1。1 认知能力
在教师悉心指导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认知水平间的差异或者学习特点上的不同而进行分组。这种方法对教师的要求会更加严格,前提是教师必须对本班的每一位学生都很了解。如果需要更为深入的分组,那么还可以分为同质和异质不同的两类。同质分组就是将认知水平或学习特点相类似,或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这也是为了避免学生间相互比较而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不利的心理因素,影响学习知识时的效果。异质分组则是为了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独特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间共同学习,还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1]
2。1。2 认知心理倾向
根据学习者自己的需要和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分组,这种方式中不强调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高低差异,是一种学生相对自愿组合的民主组合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生愿意对知识做出更深入的研究,得到更深层次的结论。有对比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才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勤奋学习。兴趣是学习之母,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离不开学生本身的赞同。只有激发学生自身对内容的兴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愿意主动去了解,课堂氛围好学生收获的知识也会更多。
2。2 合理设置问题
运用小组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是否能提出恰当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也非常重要。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必然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在设计问题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问题设置由局部到整体,简单到复杂,具体到一般问题要有一定梯度。太过于简单的问题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具有挑战性,太过深层次的问题学生的理解会有偏差达不到小组教学要的效果。教师在挑选问题的时候要尽量避免绕太多弯的问题,同时也不能过于简单失去探究的意义。层次不同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深度逐渐上升,更容易高效地解答出难度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