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颜色在人类的眼中是没有差别的,但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却有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色彩词在不同的文化当中所表现出的象征意义的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研究出现这种现象的学者很多,有些学者是从色彩词在东西方小说中的象征意义的研究,他们也提出了很多观点,我经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出总结。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1884—1939)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风貌和信仰的总体。”作为语言基本要素的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也就是说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各民族文化的影响,是民族文化的反映。颜色是一种自然现象,附着在各种事物中,使得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充满了各种各样绚丽色彩。人们对各种颜色的认识大体是一致的,但由于各民族之间的地理、历史、思维、民族心理、宗教等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人们对各种颜色所产生的联想不尽相同。因此,每个民族的语言都包含着大量的颜色词。44354
象征主义作为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出现于1886年。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这份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象征主义分为前象征主义,和后象征主义。前象征主义: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后象征主义出现于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性文学潮流,论文网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其创作手法延续到后来的各种写作中。它的主要特点是: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
著名学者董理对红色在《红字》中人物形象上的象征意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红色在女主公海斯特身上体现了生命、力量和热情,同时红色在海斯特身上也体现了罪恶和耻辱以及鲁莽与欲火,但红色在海斯特身上最为重要的象征意义是炼狱之火。与海斯特相比,红色在狄梅斯迪尔身上体现的鲁莽和欲火的象征比海斯特更为强烈。而红色在罗格•奇林沃思身上更多地体现着炼狱之火地狱之火和复仇之火。红色在珠儿身上最重要的象征是希望、叛逆与自由。
大多数学者认为,《红高粱》中最能体现红色象征意义的人物是戴凤莲和余占鳌。红色在戴凤莲身上是充满生命活力,洋溢着风流情性,和热血的象征,她既放浪不羁,又充满了爱国热情,她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而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于占鳌是一个集善恶美丑于一身的典型。红色在他身上更多象征的是热血与勇敢,无论是和戴凤莲的结合还是抗日的英勇举动,都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红色的象征意义。此外,大片的红高粱地是整部小说的宏观背景,其他人物如老罗汉等人的形象,从整体上说明了红色在整部小说中最出的象征意义—热血。
研究红色这一色彩词在东西方文化中象征意义的异同的学者杨琼认为,由于受到信仰、美情趣、心理因素差异,人们对颜色的感受和理解都有很大的差异,述和使用等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研究红色在东西方小说中所表现出的文化上的差异对我们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有重要意义。掌握红色这一色彩词在东西方语言中的深层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红色征意义和语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