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法是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进而寻找二者最佳可行战略组合的一种战略分析工具,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哈佛商学院。在SWOT分析法中,S是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W代表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O为企业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Opportunity),T则代表外部环境构成的威胁(Threat)。46859
安德鲁斯(Kenneth Andrews)提出的战略理论及其分析框架对我们现在熟悉的SWOT分析方法的形成影响很大。他认为:好的战略就是保证在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机会和威胁)与它的内部条件(优势与劣势)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即要把内外因素相互结合起来。
SWOT分析法自形成以来,就广泛应用于各种战略研究,已成为战略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但是传统的SWOT分析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表现为:
第一,SWOT分析找出了诸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但没有对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的大小进行说明。
第二,SWOT分析可以得到各种可能的战略组合,但是,如何从这些组合中选择出最终的战略决策,传统的分析方法由于缺乏有说服力的量化分析而使决策者难以确定最终的战略选择。
因此,针对传统SWOT分析在处理实际问题中的不足,国内外学者采用多种定量方法进行了改进。
菲利普•科特勒(Kotler)(1988)提出,根据外部因素的吸引力及其成功概率和外部因素的严重性及其发生概率来划分机会和威胁,由内部因素的实绩和重要性来确定优势和劣势因素。从科特勒的观点出发,可以得出:机会与威胁的划分标准不同论文网,二者不是同一坐标轴的两端;优势和劣势的依据相同的标准划分,它们属同一坐标轴的两端。
米克(Mikko Kurttila)(2000)等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引入到SWOT分析中,结合传统SWOT分析,通过量化得到影响企业战略各内外部因素的排序,并依据得到的结论将各因素和备选战略进行科学的匹配为企业提出发展战略。但是,Kurttila假设在层次结构中的各个内外部因素是相互独立的,因素之间没有相关性;而且这种假设并不是经常合理的。即使这样,Kurttila等人将层次分析法(AHP)引入SWOT分析,在SWOT分析法的改进过程中仍是具有代表性的。于克瑟(Ihsan Yuksel)等在Kurttila的基础上,又将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运用到SWOT分析中,弥补了Kurttila在运用层次分析法时的假设的不足,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都可测量,由此得出的各种组合战略也更具有科学性,更有效果。
国内学者在运用SWOT分析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总结中持续创新。如王秉安、甘建胜(1995)在《SWOT营销战略分析模型》一文中针对传统模型定量研究的不足,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运用德尔菲法、矢量、梯度、极坐标及四半维坐标系等数学工具,提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力度以及战略强度、战略强度系数等概念,构造一个SWOT营销战略分析的定量模型,使营销战略分析更加科学化。
苏斌、王雅芳和周朝民(2001)在《定量求解SWOT模型最优方法与决策效用》一文中将效用理论引入SWOT分析,在利用运筹学产销问题解法的基础上,从定量的角度提出一系列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并通过调整方案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决策效用,并对应用定量SWOT矩阵分析的效果和场合做出了评估。
李兴旺(2001)在《SWOT战略决策模型的改进与应用》一文中,针对如何在更复杂的战略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科学的战略决策的问题,对SWOT模型进行了改进。他将SWOT模型与前景假设结合起来进行量化分析,使企业在战略决策过程中,将复杂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最终可以得到一个执行战略方案和两个备用战略方案,并将改进后的模型运用于某煤气公司进行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