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相关协议规定,只要某门课程选课人数超过一万,Coursera就会在不超过7个工作日之内配好英文字幕。复旦、交大将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和耶鲁、MIT、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一起构建全球最大在线课程网络[15]。MOOC虽然发展时间不长,却影响深远。它为更多人带来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教育民主化进程,为高等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高校图书馆作为资源平台,若能发挥所长有效地参与MOOC 实践中,无论是对 MOOC 还是图书馆自身,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只有把握机遇,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中更好服务教育事业[16]。同时,也有人提出:MOOCs能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但反适用于其基本理论讲解,对于专业性较强或发展较快的专业不适用,且对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
(四)影响MOOCs应用的因素
慕课热潮下各个教育机构、学者都在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其研究文献也在这几年迅速增多。好评如潮的慕课在实施绩效上也是有一定的不足的。2014年Hew & Cheung的研究表明,多数学生注册慕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想要学习新的主题和拓宽知识面、出于对慕课的好奇、个人挑战、希望拿到尽可能多的证书。但是慕课程的退学率竟高达90%,出现如此之高的退学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缺乏动机、未能理解材料内容、无人可以求助、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研究同时表明,教师愿意使用慕课授课的原因有三个:好奇心驱使、得到更多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利他主义。使用慕课教学需要面临四个主要挑战:评估学生工作的困难、 由于缺少学生的直接反馈有一种向真空谈话的感觉、 因为时间和金钱的高度需求而觉得有压力, 以及在线讲坛缺少学生参与互动[17]。总的来说,影响MOOCs应用的因素在于MOOC本身不够完善,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数据资源良莠不齐
开放性是慕课区别于以往其他网络课程的最大特点[18],这既是慕课程的优势也是慕课程的劣势。在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习资源一直秉承着自上而下的模式,政府指引、专家构建的方式占据着绝对的主导。这种模式从客观上讲能很好地契合国家在人才资源分配上的步调,“制造”国家需要的人才,然而放眼世界,单纯的人才“制造”势必难以满足一个民族崛起的需要,如何从“制造”升华为“创造”,在学习资源建设层面上需要多元共建、多维共享等更高层次的诉求。“慕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优质教育资源为己任,以全球化的战略眼光与世界各国的优秀高校合作,这从根本上摒弃了政府主导的模式,使得全球教育资源被摆放在了同一擂台上,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此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为了增强高校的知名度,提升世界竞争力,加入的高校、教师势必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资源建设中去,相同地域的高校甚至可以组成联盟体系,共建、共享优质资源,以确保自己的核心吸引力,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12 所高校共建的中文 “慕课” 在线课程平台。而无国界、无学科围墙的“慕课”允许学习者自由选择课程,这使得人与人、学校与学校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都变成了可能,全球教育资源的大融合伴随着强竞争在激烈运行着,结果必然是优质资源的脱颖而出和劣质资源的悄然隐退[19]。但是在优质资源的脱颖而出的过程中,劣质资源的存在也会对学会使用慕课平台进行学习的兴趣及动力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学生对于慕课平台失去信息直至厌恶,毕竟学生在好奇心和想要挑战自我的驱使下使用慕课平台学习,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庞大的教学资源中进行选择是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当花费的资源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的时候极易导致对平台的不满,从而影响整个慕课平台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