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生活中,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进步,社会结构和自然资源。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明显,已经严重束缚了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活动研究的便是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问题。资源短缺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国外学者研究的较多。Nordhaus(1992)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土地与自然资源,建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分别计算存在和不存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稳态人均产出增长率,并将两者之差定义为资源的增长尾效(Dragging Effect),由此成为研究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经典模型[1]。Romer(2002)在新古典经济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模型,明确了“growth drag”的概念。而关于“growth drag”的中文理解,国内存在两种情况,即:增长尾效和增长阻尼。本文将其解释为“增长尾效” [2] 。73482
近年来,在对国内经济增长过程中自然资源尾效问题方面,国内学者也做了较多的实证研究。如:薛俊波(2004)等人在简化的Romer模型基础上,当土地资源存在约束时假设土地资源数量固定,当土地资源不受约束时假设人均土地面积不变,对数据进行平稳性和协整检验,采用时间序列回归方法,测算出1978-2002年间我国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尾效值约为1。75%[3]。崔云等人又在薛俊波等人的基础上延长了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出1978-2005年间我国土地尾效值约为1。26%。王家庭(2010)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区域和时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资源尾效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土地资源尾效差异较大,随着时间迁移各地区土地资源尾效变化差异也较大,而土地资源尾效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增长率的提升、土地资源和资本的弹性系数较高[4]。论文网
另外,经济增长中水资源影响状况研究也日益增多。但是多为从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的承载力、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情况、水资源的未来安全状况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对经济发展中水资源增长尾效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孙雪莲、邓峰(2013)针对国内大多数学者采用C-D生产函数无法克服其固有缺陷,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消除多重共线性,发现新疆地区水资源尾效逐年增加,均值为1。26%。并采用灰色预测法预测2015年该地区水资源尾效值将增大为1。57%[5]。王学渊(2008)对农业水资源增长尾效进行测算分析[6]。潘丹和应瑞瑶(2012)[7]。还有一些学者同时研究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增长尾效问题。杨杨(2007)等在土地资源受到约束时假设土地资源按照一定比例增长,在土地资源不受约束时则假设人均土地面积保持不变,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模型,克服了C-D生产函数忽略技术进步、替代弹性为1以及规模报酬不变等弊端,测算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尾效分别约为0。26%、0。92%[8]。谢书玲等(2005)在水资源存在约束时假设“水资源总量固定不变”、水资源不存在约束时假设“人均水资源量保持不变”,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发现水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是0。001397,土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是0。013201,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引起的增长尾效是0。014548[9]。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中能源尾效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庞丽(2006)[10]、刘耀彬等(2007)[11];聂华林、杨福霞和杨冕(2011)研究水土资源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微笑进行测算分析等[12]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等(2012)对北京市的水土资源尾效值进行测算研究[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