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一、隐喻转喻的定义和本质及隐喻和转喻的实质性区别
    (一)隐喻的定义和本质
    传统的语言学把隐喻看成是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方式,只起修辞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隐喻被认知语言学家看成是思文和认知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之一。
    在认知语言学上,隐喻是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存在的,在隐喻机制中,一个认知事物被部分地映现于另一个认知事物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的理解,而前者一般为人类所知,后者是未知事物。前者叫来源域,后者叫目标域。隐喻是建立在两个事物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的。例如: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这个句子中来源域是“旅行”,目标域是“人生”,从“旅行”域映现到“人生”域上。这里面人生和旅行一样都是有始有终的,而且无论在人生中,还是在旅行中,都会经历很多的事情,所以“人生”和“旅行”存在某方面的相似性。又如:“give”这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有不同的意义,“He gave me a book.” “He gave me some good suggest.”“He gave me a strange look.”这几个句子中的“give”的意思分别是“对拥有权的转让”、“提供”、“传递”,只有第一个是其字面意思,其它的意义发生了改变,这都是由隐喻造成的。
    (二)转喻的定义和本质
    转喻在传统语言学上被认为和隐喻一样是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格,把转喻看作是词语之间的相互借代,其实质是用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种与之相关的事物的名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一种认知的方式,是人们认识和表达概念的工具。转喻在认知语言学上也是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存在的,指一个认知领域内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转喻的基础是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思文之中而且逐渐固定下来,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事物的词去指称乙类事物。例如:用“新面孔”转喻“不熟悉的人”,又如:“China”是“中国”的意思,由于瓷器是由中国传入西方的,因而用“china”指“瓷器”。
    (三)隐喻和转喻的关系
    1.隐喻和转喻的共同特征
    隐喻和转喻被传统的语言学认为是语言层面的修辞格,是作为比喻修辞手段的一种修辞方式,本体不出现,借助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事物的修辞手段。隐喻和转喻的理据都来源于经验,最抽象、最具概括性的那些源域几乎都来自普遍存在的物理概念如垂直、容器等[7]。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隐喻和转喻是人类的认知方式,是人们认识和表达抽象概念的工具。他们存在于人们的基本经验之中,成为人们日常思考和行为的方式。
    2.隐喻和转喻的区别
    (1)传统的语言学主要是就隐喻和转喻的定义来分析它们的不同。隐喻是就两个事物的相似关系来定义的,而转喻则是就两个事物的相关关系来定义的。传统的语言学还从修辞作用方面来区别隐喻和转喻,隐喻使抽象变得具体,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生动形象,从而使人们更易于认识和接受所要被认识的事物,而转喻则使枯燥、生僻的事物变得通俗、有趣。这些只是隐喻和转喻表面上的区别,而隐喻和转喻的实质性区别还是要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来说明。
    (2)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在认知方式上虽然非常相似,都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说明另一种事物,但是在隐喻中,作为理解工具和目标的事物要分别处于另个语义领域内,而转喻中的两种事物则是从属于一个语义域或概念域内的不同部分[8]。
  1. 上一篇:陶渊明行役诗研究+文献综述
  2. 下一篇:论汉字与汉文化+文献综述
  1. 方言与普通话在文学创作中区别与联系

  2. 堂吉诃德与阿Q人物形象比较

  3. 晚明僧俗互动与影响紫柏真可和汤显祖为例

  4.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升华

  5. 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6. 汉语国际推广与国际旅游的关系分析

  7. 周口典故的文化价值与实现

  8.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9.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0.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1.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2.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3.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4.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5.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6.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7.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