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绍兴举行大禹公祭以来,对于大禹祭祀的研究日渐兴起,出现了一些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研究成果,如1996年鎏烨发表的《公祭大禹陵》、2010年孙远太发表的《大禹祭典与大禹文化的传播》和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的民俗学硕士杨曼的硕士学位论文《民俗主义视角下的绍兴大禹祭祀文化》等。这些论文系统详尽的分析论述当代绍兴禹祭的典制、内涵与影响等诸方面内容。

但是综观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大多涉及的是当代绍兴的大禹祭祀,尤其是1995年以来的大禹公祭。学者们多把视线放在当代的禹祭活动之上而对古代绍兴的禹祭活动关注不多。故这些论文的主要落脚在于当代绍兴禹祭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对于古代绍兴的大禹祭祀活动大多仅仅是作为禹祭的历史沿革罗列概述了一番。对于古代绍兴的大禹崇拜的研究有1995年周幼涛发表的《大禹崇拜论──中华原始宗教史的一个实证》,2008年何忠礼发表的《略论历史上的禹和大禹崇拜》等学术论文,这些论文虽未直接研究大禹祭典,但是却深入的分析论述大禹崇拜的形成及其意义,对于禹祭的形成原因及其社会政治内涵与文化价值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网

有关古代绍兴的大禹祭祀的较为详细的叙述,仅散见于《吴越春秋》、《吕氏春秋》、《越绝书》、《史记》、《帝王世纪》、《明史》、《清史稿》、《嘉庆•山阴县志》、《乾隆•绍兴府志》、《雍正•浙江通志》等一些古籍之中。1995年出版的沈建忠编的《大禹颂》(浙江人民出版社)与2009年出版的吴军、罗海笛的编著《绍兴大禹祭典》(浙江摄影出版社)将这些古籍中所记载的史料整理编撰,详细的展现了古代绍兴禹祭的制度与形式,以及禹祭的祭期、场所、祭器和祭品等内容。其中亦收录了一些文人诗词与祭文祭乐,从中亦可窥见禹祭之内涵。但是这也仅仅是对禹祭的典制规格等进行叙述,并没有探究其背后的内涵。

而在2012年出版的刘训华主编的《大禹文化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中对于古代绍兴禹祭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了分析,但是这些分析过于理论化,未能从古代绍兴大禹祭祀的内容与特点着眼展开分析论述,即没有具体结合古代绍兴的禹祭活动,因此逻辑不够严谨,稍显空洞。

当然,有些研究专著虽非专论古代绍兴的禹祭,却对清代绍兴禹祭的研究在思想理论上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例如杨庆堃先生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一书是研究中国宗教、社会和文化的经典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杨庆堃将中国的宗教分为制度性宗教和分散性宗教,其中与世俗的社会生活和制度相混合的大禹崇拜与祭祀正是属于分散性宗教的范畴。书中对于分散性宗教的分析与论述利于对古代绍兴禹祭的内涵与本质有准确地把握。另有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一书中提出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弥补了中国思想史的叙述与解释长期以来只有主流思想演进的缺陷与不足,为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这些研究专著对于清代绍兴禹祭的研究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由此可见,目前学术界对于古代绍兴大禹祭祀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较为有限。而禹祭这一特定的文化现象背后有着丰富的社会政治内涵,它与不同时代的统治特征以及当地的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清代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具有显著的独特性,因此对于清代绍兴大禹祭祀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清代的政治需求以及绍兴地方社会生活的特征。

上一篇:春秋吉礼演变成因初探
下一篇:杭州市小学高段同伴关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从《兄弟》看余华的叙事风格

屠岸贾悲剧命运中的二元对立

杭州市小学高段同伴关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曹禺笔下的悲剧女性形象

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温...

《缥缈之旅》网络修真文学的开创

从《长恨歌》看中唐文人价值观的转变

中大口径线膛火炮榴弹弹...

论名人微博的舆论引导功能

国内外温度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Ruby+SQLITE3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ER图

张承志中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高校绿色创业政策保障机制初探【3534字】

STM8S简易航标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如何提升小學生的计算能力【1885字】

子宫肌瘤者施行子宫全切...

2023年非婚生子女上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