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传统文学风格的继承
(一)《源氏物语》的影响
日本近代以来继承古典文学优点的文学家不少,与幸田露伴、芥川龙之介、中岛敦这些涉猎广泛,甚至精通汉学的文人不同的是,川端康成对平安文学有着明显的偏好,尤其是《源氏物语》。平安时代的物语都出于贵族笔下,内容多是对宫廷生活、爱情故事、美丽景物的描写,行文典雅优美。又因为科技水平不足,贵族们即使地位尊贵,也对病痛与死亡无能为力,有感于人生无常的悲哀被佛学思想中和消解,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的。这两点形成了《源氏物语》美与哀的艺术风格。从战后川端康成的言论中,能看出他对《源氏物语》当成了日本小说的标杆,给予了非同一般的推崇:
“而《源氏物语》从古至今,始终是日本小说的顶峰,即便到了现代,还没有一部作品能与之比肩……。几百年来,日本小说无不在憧憬、模仿或改变这部名作。”[2](p224)
川端是个极谦虚的人,恐怕他不会期望自己能完成这么一件能与《源氏物语》比肩的作品,但他在创作中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进行尝试。于是,我们理所当然地在《古都》这本小说里看到了对《源氏物语》的憧憬与模仿。
(二)美与哀的艺术风格文献综述
《古都》延续了《源氏物语》中的优美,与遥远的平安时代相比,京都早已看不见优雅的贵族生活,川端康成也没打算写一段风雅的男女恋情,只有春花秋月一如往昔。《古都》运用了“四季感”的手法来再现传统美,从小说的小标题就能看出季节的变化,春——“春花”、夏——“祇园节”(祇园节是每年的七月十六日至二十九日)、秋“秋色”、“深秋的姐妹”、冬“冬天的花”。故事从春天千重子与真一相约赏樱写到冬天寒冷的早上两姐妹的分离,正好是一年四季。小说中的人物、生活、感情,都是以京都周围的山川草木为背景的。川端在描写自然物时,多采用白描手法而不多加渲染,因为他想要表现的日本传统自然美并不注重自然本身的外表美和形式美,而是自然与人的情绪相通的特征美,突出的是带有观察者情绪的景物特征。[9]川端的白描,正是把自然景物的神韵传达了出来。初见成群的北山杉树,川端以真砂子的视角,用了“美极了”“精巧”这样的形容词,突出的是一种挺拔,灵秀的美。既是真砂子这样的少女真实的观感,也衬托了生活在这里的苗子的形象。随着故事的推进,季节转换中自然物的描写常常起到代替情节叙述,给人以感动的作用。川端康成通过对自然美的开拓,实现了与人情美的结合,在小说中升华为艺术的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