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一开始就称余占鳌为“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杀人、“劫色”的土匪头子。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很难用好坏去评价。但是,这样的人,才是高密东北乡这块土地上生长出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因为莫言说:“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也只有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和无限可能的地方,才能造就出余占鳌这样复杂又纯种的汉子。电影中这个角色是由当时还很年轻的新锐男演员姜文扮演的。姜文那一身结实的腱子肉和黝黑的皮肤,加上粗犷的五官和亦正亦邪的气质,实在是饰演余占鳌的不二人选。但是除了这些外在因素,电影中的余占鳌实在无法使人联想到小说中那个传奇英雄。“小说《红高粱》中的余占鳌是被作为英雄人物来塑造的,这也是小说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然而在电影中,这一人物形象遭到了阉割,从一位英雄变成一位普通人。” 首先,余占鳌的名字在电影中消失了,“我爷爷”成了唯一的代名词。其次,余占鳌土匪头子和抗日武装力量余司令的双重身份也被完全抹去,电影中的“我爷爷”只是一个普通轿夫。电影中几个本应体现出余占鳌非凡之处的情节,却将余占鳌塑造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普通人。小说中当戴凤莲被花脖子绑去之后,花脖子要求一千个大洋的赎金,但是余占鳌却毅然凑出了两千大洋,使得花脖子从此再不去骚扰他们家,换得全家安宁。之后他又苦练成了“七点梅花枪”,并用计谋和实力成功将花脖子杀死。但是电影中,筹钱赎回戴凤莲的是罗汉,余占鳌却因为醉酒在大缸里睡了三天,之后找花脖子复仇与吃俏食的情节糅合在了一起,而电影中的余占鳌除了靠蛮力扳倒了花脖子一回,最后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这样的一个形象,实在无法和英雄联系到一起。电影后半部分,余占鳌和戴凤莲的孩子豆官出生后,三个人就过上了最普通的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生活,再看不到两人冲破礼教束缚、追寻人类本性的那种原始生命力,转而变成了男耕女织的礼教典范。综上所述,我们的传奇英雄被简化成了一个有些蛮力的普通人。
编导对于两位主角的简化,一方面是出于电影在时间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是为了使电影的情节更加清晰紧凑,省去了很多与影片主线不相关的但却对人物形象塑造很重要的情节。人物形象被简化后,显得简单而单薄。这样的人物简化所取得的效果,是值得反思的。
(二)人物形象的丰富
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时,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丰富一些次要人物。“次要人物是一篇小说总体构思的有机组成部分,他通过一定的结构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生活环境组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实现着作家的创作意图。” 电影和电视剧《红高粱》中,对于次要人物罗汉的经历和性格都进行了丰富化处理。
相较于电影中两个主角的简化,罗汉这个次要人物却被大大地丰富了,甚至成了最出彩的人。首先,罗汉的身份从普通的酒坊伙计变成了一个员,所以他最后被剥皮而死的结局,也就成了令人肃然起敬的为革命事业而牺牲。而小说中,罗汉的死的直接原因是因为他想救下家里那两头大黑骡子,间接原因也是因为高密东北乡人骨子里不屈服、勇于反抗的英勇气概。其次,小说中,罗汉与戴凤莲的事也主要是通过那个九十二岁的老太太之口提过,但也只是谣言。唯一一次两人在高粱叶子垛之前,喝醉的戴凤莲说罗汉如果要她也可以给,但罗汉最终只是落荒而逃了。所以两人的关系,更多的还是主仆成分。而罗汉直到死也一直留在单家。到了电影中,却几乎演变成了影视剧的经典桥段——三角恋。但是,即使电影中的罗汉处处显得比余占鳌从容、有气魄、有能力,还是因为缺了点勇气而被人捷足先登。最终在酿成十八里红之后选择了离开这个不再需要他的伤心地,九年后回来也只是远远看了一眼就离开了。小说中的罗汉只是一个忠心耿耿又英勇的伙计,电影中的罗汉却变成了个有气魄、有能力的抗日英雄。
- 上一篇:后殖民时代的非洲叙事奈保尔《河湾》中的领地情结
- 下一篇:李重华的诗学命题“诗有三要”说
-
-
-
-
-
-
-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