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2、破万卷回顾“河道变迁”
    在魏源《筹河篇》中,他纵观历史,这与其从小开始就不断专心研读史书,有很大的关系。也正是有了对历史书籍有了很好的基础,加上后来的游历,所以才能对黄河变迁在历史上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能提出自己对历代黄河治理的详细分析和看法。例如,他指出,周定王时,黄河变迁,失去了曾经的故道,后汉王景治河,用堵塞汴水的办法使河归于济水,并筑堤修渠,使之行于千年。到魏晋、南北朝,迨唐、五代,都没有发生什么较大的河患,趋于稳定状态。这是因为采用禹兖州漯川故道的缘故。北宋时黄河开始北徙,几次复流故道,治河也只为以河界敌,防止侵入,而志并不是为了治河而治河。尽管到南宋绍熙、金明昌之际,河病敌,也是无心治河。元世祖至正中,开修会通河,几乎断北流,而专以一条河--淮河来承受全河河水,出淮河海口,一河之力,怎能独守黄河全水之压力?因而河患开始越来越严重。元末至正中又出现了北决。到明清史,其势更甚。他不仅从小阅遍群书,而且纵论历史,几乎对自周朝周定王以来的几千年关于黄河河道的变迁,进行每个朝代各自的分析,并总结了从东汉王景,到明代以来靳辅等著名治河家所制定策略的得与失,因而最后得出了黄河必将北面溃决的结论。

    3、观现实探索“病财之由”
    在魏源集的《筹河篇》上中,一开始就强调病河、病财的原由,并对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其指出:“但言防河,不言治河,故河成今日之患;但筹河用,不筹国用,故财成今日之匮。以今日之财额,应今日之河患,虽管、桑不能为计;由今之河,无变今之道,虽神禹不能为功。”  1842年,中年的魏源著成《筹河篇》,分为上、中、下三篇来论述和证明这些观点。并在其观点之下,他认为在当时只言问题和做法,但却不能依照黄河的实际状况而去实践的人,因其无治河之能,而皆不足已共商治河。所以开篇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总结清朝建国以来每岁治河,且治河的费用愈来愈高的原因所在。
    在《筹河篇》中,究其屡屡费增原因,魏源认为有二。其一,从国初始,清政府便忙于并重视黄河的治理。但治理的结果却是没有成效,反而因为黄河的灾害使得治理黄河束手无策,于是只能采用黄河堵口修堤等补漏的方式来治理。而由黄河带来的祸患,造成国家因治理黄河而大费钱财,严重危害国家民生大计。因此其说:“计自嘉庆十一年至今,凡十八载,姑以岁增三百万计之,已浮旧额万万,况意外大工之费,自乾隆四十五年至今,更不可数计耶?” 其二,增设的河督等,造成河工和治河官员增多,费用也随即增多。
    在清朝,国家全盛时期的财赋,做一个计算的话,总共才不过四千万的出入,而乾隆中叶之前,国家财政拨入黄河治理的费用,相对很少。但乾隆中叶之后,相比前昔则出之不穷。《筹河篇》中魏源说:“然则今日舍防河而言治河可乎?惩糜费而言节用可乎?曰无及矣!”

    二、遵自然:“抑治河之拙”
    对于黄河,在岑仲勉《黄河变迁史》中曾经这样描述:“黄河是自然界的一员,它的行动受着自然条件所范围、束缚的;它不能从低洼地面,忽然跃越丘陵;它不能从建瓴趋势,忽然临崖勒马;它不能改变地质、土壤来便利自己的通行,遇着坚冰溶解、霖雨连旬,它不能减少它的收容;要是沍寒冻结,赤地千里,它不能加增它的流动。”
    而关于黄河的治理,在汉以前,是没有整个计划的治河方案的,即使到了北朝和唐代时期却很少谈及治河,后来的两汉、北宋、金、元几个时期的治河,基本上都是要么修新道,要么选择旧道进行治理。所以,造成到明以后黄河的治理就又增加了一层很大的障碍。再加上 “盖至元以前,河自为河,治之犹易;至元以后,河即兼运,治河必先保运,故治之较难。” 造成了黄河治理的困难。
  1. 上一篇:包法利夫人与潘金莲污浊世界的两朵恶之花
  2.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万万没想到》影视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1. 孔子礼治思想研究《论语》为中心的考察

  2. 爱丽丝门罗小说《逃离》中的女性意识

  3. 论毛泽东诗词对《庄子》的创作接受

  4. 小说《三国演义》刘备领导艺术研究

  5.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升华

  6. 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

  7. 《呼啸山庄》中哥特因素分析

  8.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9.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0.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1.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2.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3.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4.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5.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6.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7.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