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从古至今都重视写作中的读者意识,但现实作文教学中,学生却普遍缺乏读者意识。本文认为造成学生作文缺乏读者意识的原因从本质上来说与教学文体有关。
(一)课程标准里教学文体的安排导致读者意识的缺乏
纵观中国的语文课程标准会发现读者意识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尽管中间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但仍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重视地位。比如在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教学内容部分规定:
初中阶段,要求能写记叙文、应用文和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高中阶段,要求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应用文和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
“尽管1963年大纲在教学内容部分规定高中生要写比较复杂的应用文,但是,在具体的‘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中却没有相应的‘操作内容’。”[5](p26、27)以后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尽管有应用文写作的规定和要求,但基本都没有超过1963年的大纲规定。由此可见,教学文体仍占据着重要位置。
与之相对应的国外母语教学的课标中,则显然不同。来看美国几个地区的课程标准的规定:
针对不同读者和修辞目的写作时,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体裁、推理方式、说话风格; [6](p5)
这是美国《马萨诸塞州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中的规定,其指出:写作需要考虑不同的读者,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还要选择不同的文学体裁,这里的文学体裁并不是所谓的教学文体,它包括很多种,比如诗歌、小说、戏剧等,“要求学生亲自尝试写作散文、十四行诗、记叙文、自传、商业性的文件、讽刺文学、仿拟作品、独白以及其他不同形式的作品”[7](p108)。这与我国只强调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写作截然不同,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但具体的还是:“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8](p16~17)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K~12年级英语语言艺术内容标准》更是明确规定,每个年级段的写作都要“考虑到读者”,都要“心中有读者”。只有心中有读者,才不会“目中无人”,自说自话。
(二)教学文体性质导致读者意识的缺乏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教学文体是生活中并不存在的文体,是相对于事实文体而言的。事实文体中像书信、电报等这些非文学类的真实文体,写作者在写的时候心中很自然地会有读者;当然,毋庸置疑,文学类的写作像小说、散文等它也是包含有读者的,只不过这些读者较书信这些写作更为隐秘些。就拿小说来说,它有适合阅读的年龄层,写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也会考虑到是写给什么年龄段的、什么类型的人阅读。而教学文体中的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从某种层面上说能为写应用文打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往往没了读者意识。比如让学生写个建筑物,学生可能会写高多少米、外形是什么风格的等等,这是我们说的说明文。可学生在写的时候可能不会想:我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呢?这与说明介绍不同,如果是售楼中心写出的,他的目的肯定是为了吸引想买房子的人,那写说明介绍的时候,写作者心中肯定有着一类读者;如果是旅行社写的,那肯定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去旅游、参观,这时写作者肯定会注意某些措辞,想着怎样把这个介绍写得能吸引消费者。而在教学文体下,学生想的往往是如何完成任务,它不是为了实际交流而写作,它是为了作文训练而写作,而这种作文训练目的在于写出学生“认识”,而不是为了真实的交际。它先天的不需要具体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