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对李煜的种种评价,“成者为王、败者为寇”[3],中国传统道德评价体系影响了前人对于李煜的评价。李煜在位时,南唐灭亡,灭国这一结果一票否决了李煜的一生,使其在参与评价之始便穿上了治国无能的有色外衣。因此,人们用治国无能的先入之见,看到的更多是李煜昏庸无能的一面,而他精于治国的另一面,往往被忽视。对于李煜,我的观点是:即位之前,李煜看似玩世不恭,不问政事,实际上是为了使自己能够在险恶的环境和猜忌下求得自保,使自己能在当时太子的多疑之下得以生存。即位之后,李煜虽不能称为乱世的枭雄,却也是治国有方。在北宋强敌的威胁之下,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使南宋在乱世中依然维持较长时间。南唐灭亡,李煜为宋所掳,李煜的词作之中,表现了他对故国无限的哀思和对于亡国深深的自责。也许人们认为李煜在国家治理上实在应该和他的词一样灿烂辉煌,否则委实令人失望。殊不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历史的发展有其不可抗拒的规律。所幸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注重对南唐时期及以后相关史料、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这些都有利于全面而中肯的评论李煜。正如刘尊明所说的一样,朝堂之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恶劣环境似乎并没有给李煜太多的不良影响,也没有让他变成老谋深算、心狠手优尔的政治家,倒是他父亲的遗传,让他禀赋了诗人那重情任性、真率纯正的气质。而事实上,李煜就是李煜,“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4](p30)
一、才思敏捷:志存高远 天纵多能
李煜前面有五个哥哥,在嫡长子继承的传统制度的因袭下,他几乎不存在继承王位的可能性。作为普通皇子,李煜潜心读书,不参政事。钱俶在李煜的墓志铭中说李煜,“早知国事,聪悟好学,经史子传,一见辄解;善兵法,工书画,明音律;其睿知明聪,罕有出其右者” [5]。聪明的头脑,多方涉猎,成就了李煜非凡的才华与学识。
在李璟的诸多儿子之中,长子李弘冀处事果断,颇有王者之风。显德三年(956年),南唐与后周交战,李弘冀在这场战争中打败吴越明显出非凡的政治才能,因此被立为太子。李弘冀与李璟不同,主张用强硬的政治手段治理国家,用严酷的方式驾驭臣民,这一主张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是李璟担心李弘冀太过残酷暴戾,遂想通过传位于李璟的弟弟景遂的方式来迫使李弘冀改变专制作风。李弘冀不允许自己的皇位有任何闪失,当他察觉到叔父对自己继承皇位的威胁后,便毒死了叔父景遂。而在当时,李弘冀的诸位弟弟,也就是李煜诸兄,多已夭折。纵观历史,皇位之争向来是六亲不认。在叔父与兄长多数死去的情况下,身处其中的李煜感到了危机感。加上李煜长的“天骨秀异,神气清精”,“广颡,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6](p401),这在当时是典型的帝王之相,额头宽广,脸颊丰满,牙齿重叠,一只眼睛双瞳孔,这些都是古代帝王的特征。
李煜的帝王之相也引起了大哥李弘冀的不安,面对这种局面,李煜采取了放浪形骸,不问政事,不图功名的超脱态度,让李弘冀了解自己对帝位没有艳羡占有之心,以此让大哥李弘冀消除对自己的戒心,从而达到保全生命的目的。“幼而好古,为文有汉魏风,母兄冀为太子,性严忌,后主独以典籍自娱,未尝干预时政。”[7](p126)李煜少年时期热爱古文,文章有汉魏风度,太子猜忌多疑,李煜以古书典籍自娱,从来不干预政事。这一表述便表现了当时李煜处世自保的方式。李煜在《病起题山舍壁》中这样写道“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8](p60)山舍初成,病体痊愈,摆脱了世俗烦扰和身体羁绊,麻衣竹杖,好不惬意。围炉而坐,暖意融融,骋目而望,水声潺潺。向彭祖、涓子学习养生之道,使自己病弱的身子得以长寿。最后一句推理而得遁世出尘,不愿在尘世之中劳顿不堪,忙忙碌碌,在鱼龙混杂的混乱场中博得虚名。超脱于尘世俗物之上,做一个不问世事,追求高远的清雅之士,是李煜这首诗所传达的意境。而这样的思想追求,正好可以消除生性多疑的太子李弘冀的戒心,从而使李煜能够保全自己的生命。显德六年(959年)九月,李弘冀去世。时值23岁的李煜被封为吴王,以尚书令知政事,位居东宫,这实际上确立了李煜的皇位。在北方新政权的强势压迫之下,李煜的父亲在宋太祖建隆二年,迁都南昌,立李煜为太子,守金陵。同年七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上皇位,成为李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