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所创的“金错刀”、“撮襟书”,是他在书法艺术领域的创新与突破。金错刀,指的是一种书画表现方式,是用笔颤抖拖拽所呈现的书画面貌。宋陶谷《清异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意在说明李煜的字刚劲有力,如寒松霜竹。“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9],写大字一蹴而就,浑然天成。无矫揉造作,直书心中之所想,这是基于深厚的书法功底所带来的自信。人们常常说字如其人,想必李煜的为人,也和他毫不拖泥带水、果断俊俏的文风是一样的。李煜书法方面所取得的造诣,使得他对书法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这也便显出其在书法审美方面的深度和广度。《书述》、《书评》是李煜论述书法的专著,对于后世书法审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从个人审美的观点和立场,评述书法以及点评历代书法家书艺的作品,观点独到精当,文章行文如流水,可以说是我国书法审美史上的一种流派。同时,李煜创造性总结出了“八字法”,即坐、压、钩、揭、抵、拒、导、送。李煜爱好收集笔墨纸砚,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文房四宝的改良与创新。根据宋《宣和画谱》的记载:“南唐后主留心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石砚三物为天下之冠。”[10]
二、治国之道:精明强干 励精图治
在李煜即位之初,南唐在中主统治后期,对内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对外,面临着北宋强敌的威胁,在南唐与北宋实力悬殊天壤之别,国家命悬一线,在“卧榻之下岂容他人安睡”的情况下,李煜治理下的南唐依然存在十五年,这本身已是很大的成就。在治理国家方面,李煜也算是治国有方,但是李煜超凡卓绝的词学成就掩盖了他的治国光彩,致使后人对李煜的褒奖仅仅停留在李煜的词上,而很少人关注李煜的治国才能。
(一)宽厚贤德 聚拢人心
南唐,占据了三千里河山,南唐后主李煜对臣下的宽容,对百姓的仁爱,是非常值得赞颂的。南唐大臣韩熙载,虽然学富五车,却也有一些轻慢不羁、恃才傲物。在李煜即位时期,韩熙载狂傲的性格依旧,由于后主李煜的性格中,宽仁厚爱使得李煜凡事皆能容忍,君臣之间一直相安无事。比如后主纳小周后时,在宫中大宴群臣,以示庆贺,韩熙载却赋诗讽刺,基于此局面,李煜并未加以谴责,这其中体现了后主宽容的胸襟。李煜在青龙山狩猎,回到金陵后,到大理寺从新审判以前的旧案,对案件进行复核,免除了许多冤案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赦免了很多人。“本以恻隐之性,仍好竺乾之教。草木不杀,禽鱼咸遂。赏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过,惟恐其闻。”[11](p222)李煜怀着仁爱之心,草木禽鱼都不忍杀害,嘉奖别人的善行,原谅别人的过错。就此事,韩熙载再次上书进谏,“狱讼有司之事,囹圄非车驾所宜临幸,请罚内库钱三万以资国用。”[12](p405)君臣应该各守其职,狱讼之事自有司法部门负责,李煜作为君主,不应该出入监狱,破坏规矩,要求后主惩戒自己,罚钱三百万以充军费。后主也没有怪罪于他。开宝元年五月,韩熙载撰成《格言》五卷、《格言后述》三卷,进献给后主李煜,并上书“论刑政之要,古今之势,灾异之变”。[13](p62)韩熙载日常言行虽有得罪冒犯李煜之处,但李煜却不因此而罢用韩熙载,相反,李煜读韩熙载的政论文中感觉到了强烈的认同感,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尽管韩熙载说我言行多有不敬,但依旧升任他为中书侍郎、充光政殿学士承旨,这是韩熙载生前所任的最高官职。这些,充分体现了李煜的宽厚仁德,聚拢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