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现状
1.2.1 对空间目标光谱模型的研究
1.2.2 影响光谱特性的因素
1.2.3 对目标红外光谱分析
1.3 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立空间目标红外辐射光谱模型,并对影响光谱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就得到的光谱图反推目标部件的组成,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反演。
在考虑目标自身红外辐射的基础上,加上太阳辐射和地球反射太阳辐射建立空间目标红外光谱辐射模型。在研究影响目标红外光谱的因素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通过改变目标和探测器的距离以及目标的姿态变化,分析所获得的红外光谱图[15]。在同一位置处,比较目标自身表面辐射、太阳辐射、地球辐射在总辐射中占的比重。在根据模拟计算的结果,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析多部件空间目标的红外光谱特性[16]。
2 空间轨道确定
2.1 目标空间环绕速度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半径为r的原型轨道上围绕地球运动,速度为v,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提供它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
                                                   (2.1.1)
                                                  (2.1.2)
G是万有引力常数,G=6.6726×10-11N•㎡/㎏2,Me表示的是地球的质量
                                                    (2.1.3)
在地球附近,重力提供向心力,有:
                                                      (2.1.4)                    
g是地球表面的引力加速度约为9.80665m/s2
联立上面的公式,可以求出V=7.9km/s,这个值是第一宇宙速度,目标脱离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随着轨道高度的增加,速度会减小,而在目标在轨道近地点时的速度大于该轨道对应的圆轨道的环绕速度,小于脱离速度,这个时候,目标的轨道就会从圆形变成椭圆形轨道,在近地点时,目标的速度越大,这个椭圆轨道的偏心率就越大。
2.2 地心轨道坐标系
我们在刻画空间目标的轨道时,一般采用的是地心轨道坐标系。这样的话,可以将空间目标的轨道展现在一个在惯性空间中固定的平面上。如图2.2-1所示,可以将地心轨道坐标系建立在这个平面上。轨道平面是基准平面,地球中心是坐标原点O,P是近地点方向,A是远地点方向,P´是近地点,Q轴代表的是空间目标的运动方向,之后可以根据右手螺旋法则,确定W轴,这样就由WOQP组成了地心轨道坐标系。
 
                        图2.1 地心轨道坐标系
2.2 地心轨道坐标中的运动方程
上一篇:钎焊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综述
下一篇:单级倒立摆的控制系统设计+源程序

MATLAB大学物理问题的计算...

多媒体辅助科学教学的时效性研究

妊娠期肾巨大血管多发平...

ANSYS多芯片组件基板热应力...

MATLAB单盘转子系统的简单建模和简单碰摩分析

MATLAB石墨烯大变形力学行为分析

组合多色激光脉冲驱动原子产生单个阿秒脉冲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