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有很多编织虚假新闻的途径,但是记者或编辑故意去欺骗受众的情况,在广浩的新闻信息传播中并不常见。而有一种情况,就是媒介的不诚实来源于消息源的欺骗。
    消息源是新闻的入口,在这一环节中所强调的是记者和编辑的责任心,是杜绝虚假新闻的重点和起点。有些记者,在得到新闻线索后并没有去验证消息源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情况下,就直接进行了采访并报道,这样的新闻在播出后即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终究无法改变“虚假新闻”的定性。
2.“有偿新闻”成为立题目的
在新闻媒介中,不乏为了一己私利而出卖自己身为一名新闻人职业道德的记者出现。这些记者为获取名利,有偿性的充当企业、单位或个人的宣传人,制作有偿新闻。“有偿新闻是指一些企业、单位或者是个人为了给自己做宣传而想方设法在一些电视、网络媒体上上镜头,报纸 、杂志上面占版面,看似是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做广告,用来提高自己企业或单位的知名度,因而给予媒体从业人员以物质报酬的一种违法行为” 。
在此类报道中,企业、个体经营者或者出资者情愿“购买有偿新闻”不外乎为了节省资金的考虑,他们知道心思敏捷、善解人意的记者会不漏声色地为他们安排好一切。记者们会采取迂回曲折的战术,巧妙运用新闻视角为企业宣传或造势。
媒介和记者,把采编报道视为公开的买卖,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这种新闻中的冒牌货,在选择信息过程中抛却了新闻专业化的科学标准,用金钱替代新闻价值,所谓的新闻实际上是主观、不公正甚至虚假的东西,直接损害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二)拍摄过程中失实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真实再现,记者并不是新闻事件的主导者和参与者,而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如果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是在记者的主导安排下完成的,加入了记者的主观意愿,那么我们将很难相信这样经过记者编排的新闻的真实性。毫无疑问,那些有着明显的策划或导演痕迹的新闻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传播的效果,甚至会因为对某些细节的不当处理引起受众的反感,从而否定整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1.刻意摆拍造成电视新闻失实
在日常的采访工作中,有些记者没有抓住一些转瞬即逝的镜头,常常让当事
人再做一次来补拍,甚至会为了拍摄一些自己想要的镜头而导演一些画面来进行拍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摆拍”。“所谓摆拍,就是摄影师根据自己的设想,创设一定的环境,设计一定的情节,让被拍摄者表演,最后由摄影师拍摄完成的过程” 。虽然摆拍在摄影摄像领域内会经常被运用到,但是作为电视新闻摄像,摆拍却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常常会遇到被采访人因为镜头反应而不能完整表达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往往会选择让被采访者提前把需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在面对镜头的时候,让除了记者与被采访者外的第三人拿着稿子,让被采访者照着念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使被采访者看起来“能说会道”,但是细心的受众却不难发现被采访人读稿时眼睛的有规律运动,不仅目光发直,而且表情呆滞。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失实,也难逃摆拍之嫌。
2.拍摄技巧的过度应用造成电视新闻失实
有的记者,在拍摄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也会利用摄像的一些诸如白平衡的调节,虚实的应用以及色彩的调节等技巧来拍摄自己所需要的画面。这些拍摄的专业技巧合理的应用,无疑会增加画面的美感,有利于新闻事件的阐述。而拍摄技巧的过度应用,或者说是利用拍摄技巧来刻意造假,却是造成电视新闻摄像失实的又一因素。比如说记者可以利用色彩的调节,在同一时间段拍摄出不同时间甚至是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镜头,虽然跟真正时段拍摄的镜头有所差别,但也足以以假乱真,迷惑观众的眼睛了。
上一篇:贾樟柯电影的美学特征研究
下一篇:从《非你莫属》看求职类节目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

香港电影的港式动作美學【4131字】

音乐里的思想配乐對电影...

青春电影的叙事创新与文化反思【4356字】

青春微电影對弱势群体矛...

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

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

隐喻相似性的认知构建与...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