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挥意见领袖的“意见合围”效用 11
(四)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最大化发挥 12
(五)政府信息公开由“堵”向“疏”转变 12
参考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次生舆论灾害的产生与治理研究——以天津爆炸事故为例 在天津爆炸事件发生后,微博、微信朋友圈成为了大部分网民宣泄情感、表达看法的主阵地。一方面,网民可借助微博、微信平台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进行祈福。另一方面,由于身处网络环境中的多数个体所具有的隐蔽性和相对自由性,一些小道信息或非理性情绪表达在网络技术平台中得到大肆滋生,进而形成一股指向性和攻击性极强的次生舆论波,对事件的发展乃至解决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这种现象在此次天津爆炸事件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一、网络环境下的次生舆论灾害及天津爆炸事件概述
(一)网络环境下次生舆论灾害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草根”的声音被逐渐放大,越来越多的网民可在社交网络上自行发表意见和看法,舆论去中心化趋势明显。尤其在面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时,舆论更显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针对同一事件,往往众说纷纭。与此同时,在相关信息和观点的传播过程中~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次生舆论也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但不恰当的信息处理机制导致了次生舆论的发酵与异变,使之在传播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次生舆论灾害。所谓次生舆论灾害,是指由于权威信息发布渠道堵塞、舆情处理机制滞后或网民自身的非理性言论表达所造成的一种舆论价值偏移,从而不利于事件本身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维护的一种灾害。
由于次生舆论以网络技术平台为生存环境,因此其也具备了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破坏程度大的特征。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由于官方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一些小道消息和谣言迅速充斥网络,网民对一些不实信息的盲从和跟风形成了一股次生舆论之势,往往短短几十分钟,舆论的方向就会快速发生偏转论文网。被分流的舆论利用各种社交工具,在众多群体中以极快的速度进行传播发酵,进而导致舆情“雪崩式”的溃散,一泻千里的次生舆论之势将许多或边缘化或针对事件持观望状态的网民席卷其中,团团包围,其波及范围之大超出人们所预料。由于人人参与、人人发声,一种声音或许微不足道,但千万种声音的汇聚所产生的惊人之势却不得不使人加以正视。由此见得,次生舆论灾害所附加的那份力量将对事件本身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干扰和阻碍,其破坏程度之大越过人们的想象。
(二)天津爆炸事件概述
2015年8月12日23点30分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造成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在爆炸现场火光冲天,高数十米的灰白色蘑菇云瞬间腾起。据事后调查了解,第一次爆炸发生在2015年8月12日23时34分6秒,近震震级约2.3级;第二次爆炸发生在30秒之后,近震震级约2.9级。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天津塘沽、滨海等以及河北河间、肃宁、晋州等地均有震感。 在爆炸发生后,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队最先到达现场。而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将所拍摄的爆炸现场视频发至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短短几分钟内,转发、评论量迅速过万,并连续几天牢牢占据新浪微博的热搜榜。而在网民的评论和转发中,提及最多的是对消防官兵的敬佩、祈福以及对事件进展的询问。这其中主要包括对爆炸事件中伤亡人数的问询、造成爆炸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相关人员的问责以及政府部门针对爆炸事件的应急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