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叙事过分情节化
一个好新闻就是一个好故事。为了吸引受众,很多网站的民生新闻开始着重强调民生新闻内容的情节与故事化。把新闻当作故事讲,是网站吸引受众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现实中很多人都是普通人,要靠自己不断努力才能换来回报,还要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现在很多网站为了提高本网站的点击率,善于运用悬念来抓住受众,将民生新闻加工成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故事让生活平淡的人们能有一些期盼、惊奇。但是,民生新闻的魅力是通过民生故事,即使是一件很小的邻里纠纷的小事也能透析出生活百态,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讲故事这般简单。
在网络民生新闻的报道中,很多网站把民生新闻的重点放在讲述故事上,极力渲染故事性。如新浪网的一则新闻《22岁女孩因人流三次惹怒继父被其砍死》,首先新闻标题充满悬念,极具娱乐性。首先是一个22岁的女孩为何人流三次?为什么遭其继父毒手?她的亲生父亲呢?种种悬念吸引受众阅读这篇文章。新闻报道告诉受众2012年的12月12日下午,继父与女孩发生争吵,拿刀将其杀死。报道中讲述了母亲带着女孩嫁给朱某、女孩做三次人流的情节以及继父把女孩做过人流的事告诉其相亲对象引发矛盾到最后两人因“回不回来做饭”的争论而激化矛盾,引发冲突,于是命案发生。在描述事发当天场景时,记者像在现场亲身经历过一样,新闻内容过分情节化。这篇报道在着力刻画狗血的故事情节之后以此案正在深入侦办中为结束。没有意识到故事背后所反映的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家庭重组、青少年教育等深层次的问题。将一个引人深思的民生新闻做成了血腥暴力的文学作品,既浪费了好题材,又降低了新闻本身的品。因此,网络民生新闻不能光考虑故事情节是否能引起轰动,更要注重新闻背后的意义,引导受众反思。
(三)同质化现象严重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开放性、便捷性的特点。一旦新闻在网上发布,几乎所有的新闻网站都可以见到,并且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以复制、粘贴将别网站的新闻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整合出一篇全新的新闻稿件,使网络民生新闻变得内容雷同。
网络民生新闻同质化表现在:新闻标题的同质化,新闻角度的同质化以及新闻评论的同质化。例如,2013年1月23日,辽宁辽阳市苏家屯区交界发生5.1级地震。一位小伙子为了逃生,只花了60秒便从21楼跑下来,顺利逃生,被网友封为逃生帝。关于这则新闻,各大网站纷纷进行报道,如新浪网的《辽宁地震逃生帝“当过消防员吧!”》、人民网的《辽宁“逃生帝”称1分钟跑下21层楼:跑完腿软了》、养生中国网的《辽宁逃生帝 沈阳地震火了逃生哥一分钟600米》。这些报道标题大同小异,内容雷同,就连评论也极其相似。网民只要随意点开任意一个网站就可以看到相同的新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民对网站的忠诚度,对于追求点击率的网站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辽宁逃生帝”火了,多数网站被这位辽宁小伙销魂的拖鞋,一条裹身被和冷艳的站姿夺去了大幅版面,而关于灾难来临,该如何逃生自救?该采取什么措施保证自身安全?反而没有进行重点报道。网站的报道方向直接引导着网络受众的阅读方向,一个很严肃的民生新闻就这样被媒体以“辽宁逃生帝”这样的类似娱乐新闻的新闻方式报道出来,严重忽略了媒体传播知识、教化社会的责任。
(四)人文关怀的缺失
人是新闻中永远的主角,是不该被忽略的新闻主体。网络民生新闻应以人为本,民众才是民生新闻的灵魂。但是一些网络民生新闻为了抓住受众的眼球,不惜把一些暴力、色情、血腥、凶杀案件赤裸裸的展现在受众面前,追求感官刺激,没有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如2013年4月29日中新网上有一篇名为《新老“乞丐”经验交流雷倒网友:邋遢点显老》的报道,以“假装擦眼睛抹眼泪”为导语,没有标明这句话的出处,表达自己的立场。没有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对待弱势群体,虽然现在有很多“专业乞丐”,但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不得已而乞讨的人还是占大多数。作为舆论的引导者,只靠网友片面之词便使用“假装”、“雷人”这样冷漠的字眼,容易造成整个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冷漠。
上一篇:以“钓鱼岛事件”为例探析网络媒体的传播策略
下一篇:影视剧植入式广告的营销分析+文献综述

香港电影的港式动作美學【4131字】

音乐里的思想配乐對电影...

青春电影的叙事创新与文化反思【4356字】

青春微电影對弱势群体矛...

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

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

隐喻相似性的认知构建与...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