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沉默的螺旋理论
1974年,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传播学刊》上首次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她认为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们总是力图避免陷入孤立状态,因此,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就会积极的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会大胆的发表和传播。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偶尔会被群起攻之),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了另一方的增势,如此反复循环,便形成了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的发展过程[23]。
在互联网时代,虽然“沉默的螺旋”创立之时的社会基础与传播环境都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此理论在微博时代并未完全失效。在微博平台上,人们的从众心理并未消失,这就使得“沉默的螺旋”理论有了应用的土壤;在传播谣言时,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可小觑,在经过大V的发表或转发后,微博谣言的传播量有了爆发式的增长。在微博上,不乏可见的是微博信息的随手转发,很多时候,网民并未对转发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盲目跟随。网民的群体心理随处可见,。大多数网民还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不发表意见,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和追
随的大多数,在意见领袖的带领下,“沉默的螺旋”理论仍有“用武之地”。然而,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匿名性也使得在互联网中的群体压力相对减少。
本文应用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互联网中的使用情况来分析微博谣言在传播过程中的网民心理,进而分析微博谣言生命周期爆发期到来的理论条件。
2。4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调研法、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下面将对本文所应用的研究方法结合本文具体内容进行实际分析。
第一,文献调研法。本文通过对微博谣言的传播模型、路径、生命周期以及目前学术界所提出的关于微博谣言辟谣的治理策略进行了系统的文献调研,深入了解了这些领域当前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梳理和整合,结合关于动物疫病微博信息的实际案例,对某条具体微博谣言的传播和辟谣过程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来:自[优E尔L论W文W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第二,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分析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在本文中,作者选取了微博上以“转基因蚊子 寨卡病毒”为关键词搜索的相关信息,从这条微博谣言的识别开始,分析其传播过程、传播路径进而分析其辟谣的相关信息。通过对一条微博谣言的分析进而推广到其它微博谣言的分析。
第三,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资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达到对文献内容的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将文本与现实因素相结合,突破了文本本身的局限。本文将对以“转基因蚊子 寨卡病毒”为关键词搜索得到的微博信息进行内容分析,着重分析关键人物的关键评论,得到他们对事态的态度和看法,进而分析谣言传播的途径和过程。
第四,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顾名思义,就是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本篇论文涉及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例如对不同时期内关于“转基因蚊子 寨卡病毒”的微博数量进行分析得到谣言传播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以及对单条微博的评论、转发、点赞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找出此件事件的意见领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