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如刘铜军、赵红亮、李仲荣等开展了采用生物组织激光焊接技术对动物的胆管、小肠、皮肤进行了试验,取得初步成功[21]。上世纪末和本世纪早期,国内白求恩医科大学刘铜军等对动物和人体组织的激光焊接研究较多。CO2激光器发展较早且较为成熟,因此生物组织的早期焊接实验以CO2激光器为主。刘铜军等[2]和刘珍等[22]对常规外科手术的17例皮肤切口进行点连点扫描式激光(功率1。0±0。2W)焊接成功率100%,相比于常规术后切口针线缝合方法,炎症轻、愈合快、瘢痕少。潘振华等[23]采用He-Ne 630 nm半导体激光器治疗Wista鼠背部创伤皮肤,研究表明:低强度 630 nm 半导体激光能促进大鼠皮肤创伤的愈合,发现皮肤组织在激光辐照下产生了创伤局部效应,在一定辐照剂量范围内,创伤愈合效果随着剂量增加而越佳。胡黎明等[30]研制了两种新型的近红外大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并将 980 nm 和 1064 nm 半导体激光组合应用于皮肤组织伤口的焊接,通过肉眼观察、病理学检测以及张力测试等方法对比研究了双波长激光焊接与单波长激光以及传统缝线术的缝合效果,并研究了激光焊接效果和组织温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两激光源同时以0。5W连续输出,功率密度为15。92W/cm2,对1cm长的切口照射6个光斑,每点照射时间为5s时,焊接效果与传统缝线术相比,优势明显,但是双波长激光的协同作用变得难以控制。沈涤华等[24]采用 CO2激光(功率0。15W)焊接了鼠小肠,将60只大鼠分为两组,比较激光焊接与传统缝合肠管吻合的胶原和DNA含量在愈合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激光焊接生物组织确可使胶原变性,并促进组织增生、细胞增殖,达到加速伤口愈合效果。倪金影[32]采用980nm的半导体激光,比较了其在连续模式和脉冲模式下对大鼠皮肤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脉冲激光对I型胶原蛋白的合成作用明显优于连续激光。目前国内的试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多采用连续激光对生物组织进行焊接,而对发展势头良好的脉冲激光焊接进行研究报道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