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光电子技术,不再局限于可见光波段,而是向光波的两端伸展,即涉及到红外光波段和紫外光波段。探测装备在外场环境中进行探测时,除了接受被测目标发出的辐射外,还会接受其他辐射源发出的辐射[7]。大气中的臭氧层对O.2—0.3um波长的紫外光将强烈地吸收,因而在太阳紫外光中的这个波段几乎完全被吸收了,所以被称为“日盲区”。由于军事目标在“日盲区”的紫外辐射强于太阳的紫外辐射,所以常常利用该波段辐射来进行对空目标的探测;在近紫外区,地面或近地面的军事目标挡住了大气散射的太阳紫外光,因而在均匀的紫外光背景上形成一个“暗点”,系统利用这个“暗点”,进行制导或探测。25748
镁/聚四氟乙烯红外诱饵剂在燃烧过程中会在红外波段产生极强辐射,它被广泛应用于用于各类红外诱饵弹和红外干扰器材,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以来,逐渐已经成为了用来对抗红外制导导弹的最主要手段。该红外诱饵剂具有着极高效费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对抗红外制导导弹,并且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其在近阶段对抗先进的红外制导导弹时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但是经过改进后,特别是其具备的红外辐射强度高、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特点,直至今日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放眼望去,早在1987年[8],法国就已经成功研制出了便携式西北风防空导弹,其使用原理便是采用了红外/紫外双色制导的技术。此后,国外又相继发展出几种采用双色制导的近程防空导弹,目前已经装备部队。论文网
1989年[9],朱学峰等人在对红外/紫外双色制导技术上进行了研究,并且指出双色技术是抗光电干扰的重要途径。2000年张中镰等在紫外线技术在探测制导方面的应用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作者详细介绍了紫外线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紫外波段光电探测器件的发展情况。
2003年[10],王伟健等在紫外/红外准成像双色导引头技术上做出了深入研究。作者指出该导引头所采用的特殊的玫瑰花形扫描方式,实现了复杂干扰环境下的光谱鉴别等系统技术。2013年[11],在双色制导已经发展稳健的情况下,多远红外双色导引头目标识别技术的研究也已经接近尾声。作者结合多元红外双色探测系统,对双色目标的识别进行研究。从而提高了目标识别的精准性,提高了导引头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提高了导弹的战术性能,尤其是抗干扰性能获得了飞跃性的提高。
2012年[12],李雪在对多元红外双色导引头目标识别技术的研究中指出,在结合了多元红外双色探测系统,对双色目标的识别技术,采用了辐射源位置信息确定中短波同源脉冲,并计算双色比,根据目标特性和干扰特性设置双色比门限,利用同源脉冲确定结果和双色比门限进行目标识别。采用双色目标识别技术提高了目标识别的准确性,提高了导引头的抗干扰能力。
1994[13]年陈志平在关于光电对抗中的红外紫外双色干扰技术紫外干扰的实践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原子光谱均由多条分立的谱线组成。要产生特定形状的光谱,就必须选用多种化合物材料。每种金属原子的辐射强度与其在特定的激发源中的浓 度成正比.每种原子在满足各自的辐射条件时,独立地辐射自己的特征光谱。改变 紫外产生材料的含量和配比,就可改变谱分布和辐射强度,从而研制出所需要的紫外产生材料。
1999[14]年,王涛等在双色导引头的光电对抗技术进行了研究,双色制导的工作原理已经在理论上得到证实,并正向实际运用做各种试验操作。作者从玫瑰线扫描、双模制导和双色识别等三个主要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双色制导的抗干扰原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紫外/红外复合烟幕的双波段衰减特性、双色有源干扰机的信号模式和等离子体气悬体的干扰方法,指出了几种干扰技术的应用前景;然后详细分析了一种有效干扰途径——双色干扰诱饵。根据目标的光谱特性计算了 目标的双波段辐射比,给出了诱饵的双波段辐射强度及相关特性的要求,并讨论了诱饵的投放。最后留出了两个待解决的问题:双色辐射比和紫外暗点。
- 上一篇:爆炸闪光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下一篇:三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现状综述
-
-
-
-
-
-
-
糖基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的影响
慕课时代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油画创作《舞台》色彩浅析
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洪泽湖常见水生经济动物资源现状的调查
浙江省嘉兴市典型蔬菜基...
浅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策划意识
msp430g2553单片机高精度差分GPS技术研究
数据采集技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松节油香精微胶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