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60 年代,连续波雷达便开始应用于武器装备上。到了80 年代,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微处理机和固态电路被应用于连续波雷达[1],此时的雷达具有多种优点,此时的雷达抗干扰能力强,具备自检能力和抗辐射能力。比如美国于1984年研制的 AN/APN-231 连续波多普勒导航雷达与大气数据计算机、搜索雷达、电子战系统等共同构成了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应用在了EA-6AA电子战飞机上。1987年,英国研制出连续波多普勒导航系列雷达[2],该雷达的跟踪控制器应用了微处理机技术,该雷达与其他雷达相比,不仅功能得到了提高,而且抑制波干扰与抗电子侦察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80年代,在连续波体制雷达的研究中,美国居世界领先地位,其研究的雷达在军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HIREE雷达(用于隐身飞机形体研究)、 HIREE 雷达、RTVS 雷达(用于炮兵追踪)、386 型雷达(用于地面监视)等,在当时的连续波体制雷达中都是较为先进的[3]。90年代初期,丹麦Weibel公司生产的Weibel测速雷达则是当初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测量雷达,该雷达的测量方法就是基于FFT上的频域测速[4]。30628
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90年代以后中国对于靶场测量雷达的研究也日益迫切。1997年,一种新的基于多频连续波的测距装置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研究所的沈福明和贾永康提出,他们还对相位测距中的解模糊技术提出了新的看法[5]。该文的许多观点对多频连续波测距雷达理论的讨论和研究,都提供新的思路。郭崇贤在文献[6]中介绍了一种模拟/数字混合型锁相接收机,这种新一代的引导接收机可对USB (Unify S-Band)信号进行谱线识别和跟踪,拥有±180kHz的捕捉和跟踪范围,并且可以提供目标的角误差、强度、速度等信息。此外还有沈福民教授主导研制的多频连续波低角跟踪雷达[7]和皇甫堪教授主导研制的靶场用多频连续波雷达[8]等都表明了国内对于多频连续波雷达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中。论文网
雷达设备的不断更新,对测量算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多频连续波雷达的测距算法上,曹延伟对双频测距法和二次相差法这两种算法进行了分析,并做了对比,同时提出了连续波雷达参差多频测距算法的局限性[9]。文献[10]对多频连续波测距二次相差法算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该算法的测距精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在参差多频连续波雷达参差系数选择方面,文献[11]在考虑噪声对测距性影响的同时,提出了系数选择与输入信号信噪比的要求。在二次差频法多频连续波测距算法方面,袁俊泉等人详细推导了其基本原理,并在理论上分析了输入信号信噪比对正确解模糊的影响[12]。文献[13]提出了一种新的差频测距算法——频差组合法,在拥相同的信噪比时,该算法能够在不增加频点数的情况下,提高测距性能。
双频比相测距是多频连续波雷达测距的基础,对回波信号做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由幅度谱分析可分辨多个目标,但当所测目标的速度相同或相近时,仅靠双频比相测距就不能识别目标了。正因如此,如何分辨同速的不同目标,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大部分文献的解决方法都是通过不同目标的加速度来分辨目标信息。例如,戴奉周,冯文婷,沈福民等人讨论了频连续波雷达信号处理了在多目标情况下的相位信息的分离和估计的算法,在满足实时测距的要求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解距离模糊算法。韩国正等人针对二次差频法多频连续波雷达,为了剔除多目标速度相近而产生的虚假航迹,提出了模糊距离波门来应用于航迹起始,该模糊距离波门由径向速度及其差值波门和扇形波门组成[15]。文献[16]通过解线性调频获取多个目标的加速度信息,给出了一种针对参差多频连续波测距体制的多目标实时精测算法。曹延伟,江志红分析了目标运动中加速度对双频比相测距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解线性调频的实时加速度补偿算法,再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该算法与 DAF 加速度估计和补偿方法。
- 上一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下一篇:锥状波束天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
-
-
-
-
-
糖基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的影响
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数据采集技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msp430g2553单片机高精度差分GPS技术研究
浅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策划意识
浙江省嘉兴市典型蔬菜基...
油画创作《舞台》色彩浅析
松节油香精微胶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洪泽湖常见水生经济动物资源现状的调查
慕课时代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