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十年代初期,日本学者最先开展类似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的研究,从而引起国际上学者们的注意,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针对交通标志的专项研究和一些通用的目标检测与识别系统。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捷克、以色列、台湾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先后加入了这个行列[5]。开始这方面的尝试性研究,特别是在欧美掀起这方面研究热潮。德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欧洲的普罗米修斯(the European EUREKA project PROMETHEUS)计划早在1986年就开始了高性能和高安全性汽车的研究。意大利的Parma大学从1989年开始自动车的研究(ARGO Froject)交通标志识别作为其视觉系统的一部分也包含在该研究项目中,该项目至今仍在进行中。法国的Saint—Blancard在1992年开发了红色标志识别系统,采用红色滤波、边缘及闭合曲线检测的方法进行检测。识别步骤中,用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和目标分类。系统在Pc At(带有graphics board)机器上运行,平均识别率达到94.9%。在这中背景下,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应运而生,ITS系统涉及到很多学科知识,包括图像,通信,计算机视觉,自动化,嵌入式等等,它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6]。已经在很多方面得到重要应用,包括机场、高速公路只能调度系统,城市交通智能调度系统,运营车辆调度管理系统,车站客流疏导系统,机动车自动控制系统等。其中日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日本的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Vehicl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美国政府所倡导研究的智能车辆道路管理系统等等,各国研究智能交通系统的目的就是方便司机出行,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些方面研究对驾驶员的安全出行有积极的作用,它能帮助驾驶员提前决定行车路线,以及行车策略。
国内大陆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仅有一些方法的探索研究和初步的实验,没有相关性能和效率的说明,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9186
国立台湾大学的资讯工程所的研究人员近年来也致力于这个方向的研究。他们采用动态视觉模型进行交通标志识别1,对象几乎包括所有类型的标志,但没有具体实验准确率数据和处理时间的说明。交通标志牌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图像颜色分割,灰度转换,求边缘,交通标志检测。
- 上一篇:分析电磁场的有限元研究现状
- 下一篇:热等静压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
-
-
-
-
-
慕课时代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糖基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的影响
洪泽湖常见水生经济动物资源现状的调查
msp430g2553单片机高精度差分GPS技术研究
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松节油香精微胶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油画创作《舞台》色彩浅析
浅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策划意识
浙江省嘉兴市典型蔬菜基...
数据采集技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