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现状(1)在换乘站特征方面Lan S.J.Dickins 调查了欧洲及美国 51 个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设 施在各大城市的使用情况,评价了各城市的换乘效益,提出了换乘设施的影响因素,并对换 乘设施配置、规模和位置提出了适当的建议[1]。 77748
Korf J。L 和 M。J。Demetsky 介绍了罗吉特模型应用在地铁车站换乘工具的发展情形,其 采用十八种车站地区特性及社会、经济变量在不同的车站型式间进行比较,将地铁车站分成 五类[2]。
(2)在换乘客流特征方面
Fruin 在 1971 年最早地提出了宏观的行人仿真模型,主要考虑了行人的平均速度、流量、 密度三者及其关系,主要研究行人的集散特性[3]。
墨尔本大学的 Roger L.Hughes 采用连续介质理论研究了大型人群的运动特征,得出了 大型人群运动的控制方程,该模型成功地解释了麦加朝圣中的人群的运动状况,并且得出一 系列有价值的理论[4]。
Christophe E Wakim 等人将行人的状态归类为站立,行走,漫步与快速走四类,速度向 量根据分布函数来确定其大小与方向[5]。
德国物理学家 Helbing 研究了步行设施对行人交通流的影响,采用录像法调查了瓶颈处、 通道、行人交织区的行人行走数据,发现行人设施的几何边界与其通行能力有关,并会影响 到行人间隔分布,这对行人设施的改善和制定公共场所行人路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
香港理工大学的 W。H。Klam 研究了乘客在 MRT 车站内的特性,对不同交通设施下对行人速 度-流量关系作了详细描述,并对观测数据进行仿真对比,建立了香港地铁客流在自动扶梯和 楼梯间的路径选择行为模型[7]。
(3)在换乘效率方面
Giovanni 通过 OPLA 仿真平台对雅典国际机场在三种不同情境下的状况做了大量仿真,通 过仿真技术找出可能存在的瓶颈,并提出改善瓶颈的措施[8]。
Nabil Semman 对地铁客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建立了评价客流服务水平的模型,并 对现有的站点客流组织效果进行评价,提出了改善建议[9]。
Avishai ceder 研究指出应从换乘枢纽内设施布局以及流线组织等方面入手提高换乘效 率,其关键是对客流进行有效疏导[10]。 论文网
2 国内研究现状
(1)在换乘站特征方面 饶雪平使用排队论分析车站楼扶梯处的延误时间,建立了轨道车站内自动扶梯和楼梯处
的延时模型,为研究乘客在楼扶梯处延误时间提供理论基础[11]。 曹玫研究了如何界定轨道交通车站影响区范围的问题,以车站附近居民步行到公交站台
和轨道交通站台的时间差异,建立模型,最后根据不同站点(换乘站和中间站)给出了不同的 影响面积[12]。
王磊等在地铁通道的优化设计中引入服务水平与行人群的概念,以确定地铁出入口通道 的数量,罗列了平均步距最短的通道优化设计目标函数,并列举六种典型状况以及适用条件 的分析[13]。
(2)在换乘客流特征方面
复旦大学的徐尉南和吴正通对上海地铁 1 号线车站内客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地铁候车厅车门附近客流速度一密度的一维和二维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测得的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 比较,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14]。
北京交通大学的李灿采用实地观测和数据采集的手段,建立了枢纽内通道、楼梯的速 度.密度关系模型,标定了不同行人设施内乘客交通特性的基本参数值,为国内轨道换乘站 内通道、楼梯和站台等设施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