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的陶志祥,张宇,杜波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了客流的不均衡性,提出客流受行 车组织和客流组织影响,并基于客流变化规律提出来行车组织改善建议[16]。
同济大学的李鹏飞、岑敏在分析上海地铁 5 号线站点区位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上
海地铁 5 号线站点的客流特征,并分析了土地性质、接驳方式对站点客流的影响[17]。
(3)在换乘效率方面
张建勋等提出可以使用 VISSIM 仿真软件,进行枢纽抽象建模、地铁换乘枢纽的参数校核 和枢纽乘客模拟,从而用这种动态的方法来评估枢纽的集散、换乘效率[18]。
曹守华等对地铁内通道的乘客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蚂蚁算法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并 指出该模型能有效的反应双向通道内乘客的走行特性[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