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作背景
乐曲《战台风》这首曲子创作于1965年,当时作者充满青春与活力,有满腔热血的抱负,对社会的正义充满责任感。当时她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突遇台风但是看到码头工人临危不乱、团结协作。被码头工人这种大无畏英雄精神精神感染,激发他的创作欲望,成功的运用筝这个乐器,融入一系列革新技法,塑造上海码头工人与大自然抗争的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乐曲开始名为《抢险》,但是作者认为《抢险》这个名字略显被动,体现不出工人迎难而上的精神,后改为《战台风》更能表达码头工人与台风斗争的英勇无畏的形象,更加突出主题。
《战台风》创作时,恰逢王巽之先生带领的乐器改革小组已基本完成了新型古筝的改革工作——将古筝弦数增多,从原来的16根增至21根;将琴弦质地改变,将丝弦或钢弦改为钢丝、铜丝、尼龙丝相结合。改革之后的乐器,音域拓宽,音量加大,为《战台风》在演奏时需要极大张力的音乐表现提供了可能。《战台风》的成功演出,也有力地证明了新型古筝改革工作的成功。
   二、古筝曲《战台风》艺术特征
   《战台风》这首曲子 全曲分为优尔个部分:劳动场面、台风来袭、对抗台风、暴风骤雨、战胜台风、投入劳动,每个部分连接紧密又独立。曲子情绪饱满,旋律气势雄伟磅礴,主题形象鲜明,完整的表达了码头工人背负生活艰辛却依然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作,在面对大自然的灾害时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
(一)引人入胜地旋律之美
谱例1.《战台风》(1-16)
 
    曲子开始部分运用整齐的和弦,表现码头工人工作的娴熟、井然有序,以及工作的繁忙。较强的和弦力度,饱满情绪主要来烘托码头一片繁忙,车水马龙的景象,曲子开始就调动观众的情绪吸引观众注意力。码头是交通枢纽,我们可以想象它的繁华热闹,那么作者为了表现这一场景右手采用八度和弦,在例1第五小节中,左手纯五度统一整齐模仿鼓点,像我国民歌中的劳动号子,一起喊加油,三连音突出民族风格。前两小节确定全曲的基调也是整首曲子的动机。左右手运用相同指法整齐排列,来表现码头工人工作干净有力,灵活整齐。
    欢快的场面吸引着观众在例1中七到十小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与著名的《春节序曲》中的某些片段有相似之处,体现欢快热闹的场面。在弹奏时要注重左手的小撮和右手大撮的紧密配合,它们之间是纯四度音程,左手换位时速度要快,特别是左手强拍加在右手弱拍上要熟练练习,相同音之间拍子力度掌握要张弛有力。曲子在4/2拍、4/3拍、4/4拍中自由转换体现民族音乐节奏的自由即兴的独特风格。旋律地反复记号表明作者强调这段旋律突出音乐形象,重复使人们印象深刻朗朗上口。
上一篇:浅析歌曲《多情的土地》的风格特征
下一篇:浅谈肖邦《降b小调圆舞曲》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达

歌曲《卷珠帘》的创作手法及艺术魅力

浅谈中国“神曲”的形成与发展

浅析《G大调长笛协奏曲》演奏技巧

歌曲《山寨素描》的艺术性

浅析林夕歌词的创作特征

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演奏技巧和艺术特色

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