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所述,这首赋格使用大量的半音化和声。半音化和声源自主题中两个调的导音到主音的进行,这也是主题的核心动机所在,对题又发展了半音化的材料,使整首曲子充满了转调与离调,这给和声带来了更多的不协和和不稳定性。主题在主调及各个副调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和声的表现作用。

4  对位技巧

4.1  转调答题与自由对位

呈示部中,3-5小节转调答题出现在女中音声部,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转调答题,除第一个音是主题的移高五度外,其余的音全部移高四度,把答题第二个音作为转调的分界点,调性直接转入下属调#c小调。巴赫这样做是出于对调性结构的综合考虑,因为本曲的主题是上五度转调主题,按照主属相对的原则,转到属调的部分应在答题中间转回主调,而巴赫第一次答题把调性转入下属调目的正是为了最终回归主调。这种写法即合理又自然,不但很好的保持了旋律的完整性,又赋予了调性更多的运动感。

第3小节对题1以八度二重对位的形式出现在男高音声部。伴随着主题本身的上五度转调,最终回到#g小调。5-7小节主题在女高声部出现,对题1出现在女中声部。随之出现在男高声部的对题2主导着和声进行的方向(谱例1),使和声的进行流畅,这三个声部之间的关系为八度三重对位。第一个间插段中,11小节主题出现在男高音声部,男低声部暂时省略,女高声部和女中声部分别使用了对题1与对题2,利用八度三重对位的关系把主题和两个对题进行了声部互换,并将主题在第二小节做了调整,并转回#g小调(谱例2)。第二间插段15-17小节(谱例3)主题出现在低声部,与主题对应,女高音声部为对题2,女中声部为对题1核心动机的发展,男高声部则是级进上行的音阶音型,四声部关系为八度二重对位与四声部单对位的结合。19-21小节主题出现在女中声部,男高与男低声部分别是对题1和对题2,这是八度三重对位的又一次转位。

上一篇: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培养正面价值观的作用以《蜗牛》为例
下一篇:赏析二胡《草原新牧民》

歌曲《卷珠帘》的创作手法及艺术魅力

地方音乐在小学音乐课中...

湖南花鼓戏《洗菜心》的艺术特征

浅析《G大调长笛协奏曲》演奏技巧

歌曲《山寨素描》的艺术性

《菊花台》的中国风艺术特征

歌剧选段《恨是高山仇是海》艺术表现之探析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