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者对于《黄河颂》的研究比较多,我认为对于《黄河颂》的研究要从文化意义、音乐特征两方面进行,作品本身取材于《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要想研究《黄河颂》必须要联系《黄河大合唱》,本人通过对《黄河颂》的学习了解,对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自己以及大家对《黄河颂》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2 《黄河颂》艺术特征分析
2.1 音乐旋律特征
激情壮阔的男高音独唱歌曲《黄河颂》是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主体乐章),旋律优美,它以五声调式为基础,借鉴了西方的元素,并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歌曲通过对黄河形象的描述以及对黄河历史源泉的回顾,歌颂黄河孕育了广阔的华夏大地,创造了闻名世界的东方文化与灿烂国度的伟大贡献,是一首充满热情和深厚感恩之情的史诗性的颂歌。”[2]作品是以赞颂为主题创作而成的,整个乐章由A、B、C三个乐段构成。首先由四个小节的前奏开始,在主三和弦的分解中,奏出壮阔而又深切的主题。
音乐慢慢的开始,a段主题句突然从低到高上升。这首歌曲主要是分三段,主要的调性为C大调,先从前奏说起,作者是以弱起开头,可以把前奏部分看成一句整体,主要是由主和弦的分解而得到的分句式的结构。从前奏第一句的旋律走向来说,作者是由一个主和弦的音直接推向这首歌曲的最高音,由此看出作者从前奏部分展示出那种热情激昂的情绪,给全歌曲的高潮部分起到了一个基础作用,也同时给全曲的情绪奠定了一个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