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1 前言

东北地区的二人转是在民间流行开来的的一种艺术形式,最开始的二人转流传到今天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应该有300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传统的二人转没有固定的名称,一般都叫小秧歌、双玩意儿、蹦蹦儿、对口唱、双调等等。原始的二人转有了固定的名称,一般在20世纪30年代,伪满时期,可是它一向都是存在在东北的民间,经常被禁演,很多的艺人都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一步步走过来的。到了五十年代时,二人转得到了文艺界的认证,它终于获得了合法的生存空间和正式的身份了。在中国这个地方大,人口又多,民族种类也多的大地上,存在着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形成了各种很有特色的文化,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二零零六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项,近些年来,在各大主流媒体和都市的舞台上占据一片好的市场。因此,将二人转与不同地域的民间艺术相结合,不仅拓宽了二人转的涉及领域,同时也对中国二人转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也对中国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 东北二人转概述

2.1 起源

东北二人转是最早在融合东北秧歌的基础上又汲取了河北地区的“莲花落”,又增加了包括舞蹈,身段,走场,吹拉弹唱等多种演绎形式正在一起的一种表演形式。东北二人转的创始具有大约有将近300年的历史,各类艺术大师的师承关系甚至可追溯到清朝的嘉庆末年。东北二人转在历史中曾经形成过分为东、西、南、北的四个流派。东部以从吉林市为重点,演唱形式为舞彩棒和武术武打成分。西部以辽宁省的黑山县为重点,结合了河北莲花落的形式,比较讲究板头。北部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起点,结合了当地民歌,所以在唱腔方面比较出众。南路以辽宁的营口市为重点,传承了秧歌的演绎形式,但是以歌舞为主。曾经有这样流行的谚语“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后来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各大流派的取长补短,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

2.2 研究现状

二人转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文化之一,与赵本山等人是不能分开的。他抓住了这个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脉搏,二人转才得以从传统走向了现代,对二人转文化产业价值进行了大胆的解构与重构,产生了很大的文化价值。二人转在中国传开来了,还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等等。,从历史的角度、本体的角度、审美的角度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多维探讨。这二人转文化研究是最具价值的研究领域,关于东北民俗生活对二人转表演特色形成的重要影响的传承和研究,关于东北民俗神话对二人转的角色设置影响的研究,关于东北民俗语言对二人转的唱词、说口的语言特色形成的影响的研究等,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传承突破与研究拓展。

3 二人转的演唱风格

3.1 悲切的演绎

《送情郎》是根据东北典型的地域风格和人文气息编排一出享誉家喻户晓的东北二人转小帽儿。从送情郎的歌词中就可以看出去,包括东北的刮大风、东北人喜爱中华烟、街边卖梨的小贩以及夫妻生活间的送别场景。能够呈现给人们一副粗狂又温馨的画面;而《送情郎》的旋律让人不由沉醉于这送别的苦闷和爱情的真挚之中;曲中的情哥哥和小妹妹在热恋中分别,在他们送别的离愁中更多是对爱人的不舍,为了凸显这份不舍,曲中更是用“宁舍金叉不舍郎”来烘托。无论是从歌词的韵律还是人物角色,甚至是曲目的旋律上,无一不是在向人们展现那份淳朴而热烈的情感和淡淡的离愁与不舍。虽然《送情郎》被多位知名演员所演绎过不同的版本,但是每次听到它的曲调,都能在脑海里呈现同一个场景:一位东北姑娘,在街边给心爱的人买梨,送他到火车站,眼中还含着泪光的依依惜别的场景。《送情郎》不仅表达出东北女人的质朴与善良,也表现出典型的东北民俗文化气质。

上一篇:浅谈竹笛南北派演奏风格差异《沂河欢歌》
下一篇:浅谈古筝曲《林冲夜奔》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现

歌曲《卷珠帘》的创作手法及艺术魅力

地方音乐在小学音乐课中...

湖南花鼓戏《洗菜心》的艺术特征

浅析《G大调长笛协奏曲》演奏技巧

歌曲《山寨素描》的艺术性

《菊花台》的中国风艺术特征

歌剧选段《恨是高山仇是海》艺术表现之探析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