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角度赏析洛丽塔
一。引言
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Nabokov,1899―1977)凭借1955问世的洛丽塔一书,跻身20世纪世界文坛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之列,一段中年男子与13岁少女的畸恋故事掀起了全球洛丽塔飓风“。这本20世纪颇受论文网争议的小说,其出版之路也可谓异常曲折,遭到美国四家出版社的拒绝后,法国的奥利匹亚出版社终于同意出版,却将其归置于色情小说丛书。三年后洛丽塔美国版问世之际却招致更为激烈的抗议和谴责,有关主题的道德性争议导致该书一度被禁。半个世纪以来,众多读者在阅读洛丽塔的过程中产生了迥然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理解,而这也恰恰构成了此书的魅力:激励读者通过不断重读和探寻,形成多元化的理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德国学者姚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康斯坦学派倡导接受美学“,将文学研究的视线由作者和文本转移到读者,从阅读接受和批评活动的主体性方面开拓了文学批评的新领域。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研究创作。接受以及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流过程,强调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姚斯24)。这一理论并非否定作品文本的地位和意义,相反,其承认作品本身对读者接受的制约和规定。作为一名现代派作家,纳博科夫亦非常强调读者对作品的积极参与和构建。因此,建立读者维度,从读者接受美学的角度来反观纳博科夫的创作技巧和写作意图不失为一种有益的研究尝试。
二。从读者期待视野解读诙谐模仿
1967年,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RobertJauss)提出了接受美学“这一概念,将读者分析推向批评视野的前沿。姚斯的开山之作文学史对文学理论的挑战提出了他的核心理念――读者期待视野。这一概念指的是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已有的经验和素养等会对即将阅读的作品产生一种审美期望。阅读作品时,读者往往会带着先前阅读的影响,带着已形成的文化观念来预先框定阅读效果(黄定华,黄志刚31)。但读者的阅读过程是充满变数的,读者在接受的同时随时从中获取新的意义。作品本身像是一块充满张力的海绵,正如姚斯所言,文学作品更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姚斯26)。
初拿起洛丽塔的读者难免不把它当成色情小说来看待,毕竟中年男子和未成年少女的爱欲故事本身就极有噱头。但是,抱有这种想法的读者在翻上几十页后,就会逐渐失望,预先期待的场景或桥段根本没有出现,其期待视野被打破,色情小说的固有模式被颠覆。纳博科夫在为洛丽塔撰写的后记中,清晰地洞察了色情文学的特点和结构,情节就局限在陈词滥调的组合中。风格。结构。形象,绝不可分散读者的注意…在书的结尾,必须比头几章充斥更多的性内容“(纳博科夫498)。反观洛丽塔,整部作品找不出一个淫秽之词,当亨伯特得以名正言顺地和他的小仙女一起畅游美国的时候,读者看到的不是意料中的激情场面,而是一幅充满诗意的风情画卷,读者必须开始更认真地对待日益扑朔迷离的文本。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姚斯29)纳博科夫巧妙模仿色情小说的形式,轻而易举地引导读者进入小说,但在进入后,读者会慢慢发现,手中的文本从简单易懂变成需要细细琢磨不断玩味的对象,自己其实进入了作者精心设计的迷宫之中。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文本超越了读者起初的期待视野,读者又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期待和反应,以新的眼光看待和理解洛丽塔,并体验从通俗到经典的循序渐进的文学感悟。
洛丽塔中的精神分析学说元素也验证了纳博科夫利用诙谐模仿(parody)手法超越读者期待从而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作者在开篇序言中借看似权威的小约翰?雷博士之口,写道作为一份病历,洛丽塔无疑会成为精神病学界的一本经典之作“(纳博科夫4),提示读者可用精神分析学说来分析此书。主人公亨伯特更是在开始几章就诚恳地追溯自己的恋童癖根源于被压抑的童年性经历,这种解释正好完美地契合弗氏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在早期经验中所受的痛苦。惊吓。内疚等都会被压抑到无意识深处,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后来的言行(Storr199)。如果这时读者断定发现了真相,那也恰好掉入纳博科夫诙谐模仿的圈套。只需少许探究纳博科夫的文学理念,就不难发现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一贯反对和强烈厌恶,他曾表示过,弗洛伊德学说以及它那古怪的含义和方法在我看来是世上最大的自欺欺人之举之一。用弗氏思想解读纳博科夫的小说,不但不能领略真谛,反而是落入了作者意味深长的戏拟陷阱。在继续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主人公对精神分析学说的无情嘲弄,例如亨伯特在昂贵的疗养院发现耍弄精神病大夫真是其乐无穷“(纳博科夫54),病人可以通过捏造梦境或者原始场景来戏弄医生,从侧面暴露出精神分析学说的弊端和局限性。应心理医生的建议,亨伯特也屡次把洛丽塔带到海边,再续初恋亲热时分被打断的情缘,释放被压抑的过往,但种种治疗都以讽刺性的一无所获而告终。读者从一开始的亲精神分析派,逐渐会对自己的理解产生怀疑,从而促使他们不断重读,感受隐藏在文本中无处不在的讥讽之意。期待视野屡次被推翻,读者直到从后记中明确证实作者对弗洛伊德的诙谐模之意,就会彻底领悟最初理解的简单化和偏颇性。作者的目的在于先让读者形成一定的认识,然后通过不同视角形成相互矛盾的认识,引导作者在对立中根据后面的阅读修正前面阅读形成的不成熟的观点,最终产生对小说的深层次理解。洛丽塔一书通过运用不着痕迹的诙谐模仿手法,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使整个阅读过程充满张力,而读者也在不断变更期待视野的过程中放慢脚步,用心揣摩作者精心设置的一个个文字陷阱,展开广阔的思维探索。
三。从意义空白理论阐述深层理解
接受美学双子星座的另一位大家沃尔夫冈?许塞尔(WolfgangIser)从读者和具体文本的关系入手,创造性地提出意义空白理论。他指出,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作家给予作品意义一定的空白点和不确定性,在阅读过程中,这些文本中的未定点和意义空白是文本之间鲜为人见的交接地带,是刺激读者想象力的地方“(伊塞尔220),而读者的主动性正体现于此。文本结构呈现向外开放的召唤结构“,成为读者接受并产生意义的条件。
在具体作品中,由于文本内部各构件(叙述者。人物。情节。读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有时间上的先后和空间上的间隔,文本中一个构件成分与另一构件成分之间就形成了文本构件缺失的环节,这种文本连贯的暂时中断,就叫做文本空白“(朱乐奇43)。为了使小说产生空白“,纳博科夫对发生的事件和出场的人物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他在序言一开始,就借小约翰?雷博士之口揭示书中主要人物的最终命运,如亨伯特和洛丽塔的相继离世,让读者颇感意外。结局的揭晓和正文中的自白书形成叙事中断和空白点,给予读者思考的机会,促使阅读行为继续向前发展。全书让读者最困惑不解的谜团恐怕算是到底是谁从亨伯特的手中带走了洛丽塔。洛丽塔失踪三年后,亨伯特再次找到她的时候,一再质问带走她的人名。她用低低的吹口哨的声音说出了机敏的读者早就猜到的那个名字“(纳博科夫435),可惜直到此刻,不少读者依旧没有识别出那个神秘人物的真实身份。作者在这里巧妙设置空白点“,使读者情不自禁地重返前文,寻找作者遗落其间的蛛丝马迹:第八章中的舞台名人录;第十六章中的抽骆驼牌香烟的著名剧作家广告;第二十七章中的如红宝石般闪闪发光的折蓬汽车;第二十八章中黑暗中的抽烟者……奎尔蒂这个幽灵人物几乎从一开始就和洛丽塔的生活交错在一起。读者在重读的过程中,不断拼凑这些在第一遍阅读中忽略的不起眼细节,奎尔蒂这一形象也在拼图的过程中慢慢地清晰鲜明起来。读者依靠自己的主动参与,想象和拼接,填补文本的空白性,形成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除了情节安排外,洛丽塔的人物也充满着不确定性。主人公亨伯特在小说一开始就以十恶不赦的杀人犯和恋童癖的负面形象出场。显然,用这样一个人物的独白来支撑整部小说,显然很难让读者接受。而作者纳博科夫也无意让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下去,因为把一切都交代明白的后果只会是打击读者的积极性性。文本以亨伯特的叙述声音和实际行为的差距构成了人物的不确定性。首先,亨伯特的叙述声音是一种发自内心肺腑灵魂深处的声音,饱含着满腔热情,大部分读者也是在这种蛊惑人心的声音中,开始对这个恶魔产生同情之心和认同感;而在实际行动上,他只是一个徘徊犹豫,无法挣脱社会道德的迂腐学者形象。他的世界是分裂的,严格地说,亨伯特的那些足以颠覆现存社会道德规范的奇思妙想都仅仅局限于他的想象中(牟百冶43)。亨伯特这个人物,本质上就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相互解构的存在。一方面,他不断地用深情款款地方式诉说对洛丽塔的真爱,并引经据典为自己的不正常行为辩解;另一方面,他又不自觉地对洛丽塔严格管制,例如吓唬她,禁止她与其他男性交往等,潜在地瓦解了他的爱情辩护。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愈加发觉叙述者的两面性,从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引导他们对人物形成众说纷纭的多元化理解。同时,叙述者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读者开始质疑其自白的可信度。亨伯特真实生动的生活背景以及压倒气势的第一人称叙述角度潜移默化中赢得了读者的信任,但文中多次巧合的出现,维维安?达克布鲁姆暗示的文字游戏等细节,又无一不在暗示故事的虚构性。亨伯特的自白营造出一个真实与虚幻并存的世界,也使读者陷于一种既爱又恨欲罢不能的尴尬境地。小说中的女主角洛丽塔也是文白空白的典型代表。作者故意让洛丽塔处于失语状态,缺少直接的话语,行为和情感描述,这些特定安排都有利于读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其所思所想进行大胆推测。而作者隐藏在小说背后,以一个偷窥者的角色观看读者在小说的不确定区域里沦陷并享受着。
洛丽塔一书通过给情节。人物和文本留白的巧妙手法,一遍又一遍地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而读者也在主动参与解读不确定性的过程中,不断回头细读重读,在经历失望。愉悦。纠结后获得顿悟,收获对作品内容的深层次理解。
四。结语
从上述的具体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纳博科夫在小说洛丽塔中致力于扮演一个隐身人的角色,充分调动读者的积极性,鼓励读者参与小说开放文本的再创造。读者通过阅读洛丽塔此类文本,不再是小说的被动消费者,而成为了小说第二文本的积极构建者。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经历期待视野的不断颠覆和重建,通过文本空白积极构建作品意义,在一路的磕绊中,读者不断认识原先判断中的失误,及时调整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从中体验作者的诙谐讽刺和阅读审美的乐趣。小说人物。情节的不确定性催生了多元理解,而各种理解之间又形成一定的张力,从而使作品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主题宗旨更加深刻隽永。
从接受美学角度赏析洛丽塔